……
形天与黄帝争夺神位,发生争战。黄帝砍了形天的脑袋,埋在羊山之麓。形天仍不死心,以乳头为眼,以肚脐为口,手持大斧,要和黄帝决雌雄。
……
巫咸国人,右手握一条青蛇,左手握一条红蛇,能来往于天上人间。
……
巫咸国东,有并封,其猪前后有两头,毛黑如漆。
……
这几段描写,金鸡岛肯定有《山海经》中的景物。
吴承恩在孩提时,就熟读《山海经》,并立志要到那里游历一番。完成《西游记》写作之后,他就开始游历五湖四海,企图寻找《山海经》这片神秘国土,可是哪里也没有找到,为此几乎丧了命。难道这里就是他终生要寻找的地方吗?
可是,他再往下看《国册》中的一段内容,就有些疑惑了:
千山之东有食腐国:其人皆无腿。臀下有如园球,富弹性,一蹦一跳,行走甚快。该国人杂食。草、树叶、蚯蚓、苍蝇等皆为美味而食之。特喜食腐烂及恶臭食物,包括人、畜之粪便。据传,其先祖乃宋朝人。多姓钱。时钱姓有一高官,夫妻皆多贪。犯在包公铡下,理当腰斩。该贪官请求包公,且勿拦腰腹开铡。包公问:“何意?”该犯言:“留其下身,仍可食腐物。”包公念其认罪尚为诚实。随将其夫妻之二腿铡去,发配到一海岛。故其后代皆无腿。
……
《山海经》成书在汉朝,而此段文字所言,系宋朝之事,显然非《山海经》所指之一处。他再翻阅一卷,上写:
东二百里,有反言国。相互言语须反其意而听之。如言“好”,即为“坏”,“坏”即为“好”。对其国王喊“万岁”,即为“早死”,喊“你发财”,即为“穷光蛋”……其先祖因“文字狱”获罪而逃离天朝,在此处为生并繁衍后代。故皆以讲假话代真话为其风尚。……
第十七回天外飞来横祸地球遇险悟空又显神威转危为安(4)
吴承恩又想:“文字狱”案多为明、清两代之事。这也不可能是《山海经》中所讲之地。
他又翻了几卷,见有:吹牛国、灭亲国等,更不是《山海经》中的文字了。
但《国册》中的这些描写,又勾起了吴承恩考察《山海经》多年的心愿。也许此地就是自己终生追求的地方。何不借此机会到各地考察一番。这个神秘的金鸡岛和它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正是将来写作《东游记》的好素材。于是立即有了主意:此地人多患虐疾、霍乱、伤寒等病症。可是没有药物治疗。张大鹏带着不少治疗这种病症的神效药丸、散、丹。他们可以组成几个“医疗小组”,到各邦国、部族,一方面为民治病消灾,一方面搜集各地风俗习惯,民间传说、故事。同时,据初步了解,此处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人是文肓,但也有人读过书。在这里研究所可为他们组织学校,让人们学习文字。这正是太元国王要他们“教化”国人的职责。这是一举三得的事,何乐不为?
说办就办,吴承恩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分了三个组,所带药物有治疗伤风感冒类,头痛发烧类,跌打损伤类,还有治疗虐疾、霍乱、伤寒等常见病、多发病的药物……象牛黄解毒丸等老名牌药,产品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二十代了。入口见效。其他新药,应有尽有……到各地,为人们治病,真是药到病除。在到他们各地给人治病时,同时给大家一个任务,就是搜集各种民间故事,了解各种社会风情,为自己将来写作《东游记》积累素材。这样就可以了却毕生的心愿了。
这样决定之后,大家立刻分头行动。人们的口头广告何等了得!不到三个月,未明全国都传扬着:有天朝来的神医,吃了他们的神药,入口病除。他们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热烈欢迎和热情招待。
在这中间,医疗组每次回来,都会带来许多奇闻迭事,传说故事。吴承恩好不高兴!
第十八回民间故事无奇不有警犬“无敌”生下怪胎(1)
吴承恩原来的研究计划,重要一项是海水淡化。虽已初步得到成功。但设备庞大而复杂,有点不切合实际。另一方面,他总觉得目前所在的金鸡岛,是在他从少年时就向往的《山海经》描写的神秘土地。所以,他兴趣马上转移到研究未明国的风土人情上了。
按照吴承恩的安排,他们几个成员,有时派出一个组,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