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叶舟结果,在宁三妹的帮助下坐好,将金针用药水擦试消毒之后,手法娴熟地刺入了自己的阿是、风池、合谷、太冲、天柱昆仑等穴道。
龚郎中简直看呆了,古叶舟的方药他从来没有见过,现在正在用,还不知道疗效,不过,古叶舟娴熟而非常神妙的针灸手法,却是让他目瞪口呆。要知道,针灸水平高低,一看取穴是否精准,二看手法是否纯熟圆润。而针灸的针术,一般都是不传的。医术里只有穴道,很少有教人如何针灸的手法。因为针法很多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写不出来,只能靠自己的领悟。就像菜谱一样,全部的步骤都告诉你,你也不能作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好菜来。
龚郎中行医数十年,也会过不少的针灸好手,但是,他从来没有见过象古叶舟这样针灸手法如此娴熟而且取穴如此精纯的人。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一手,便让他龚郎中感到自愧不如。
金针入穴,古叶舟立即感到头部剧烈的疼痛有了明显减轻,胸中的恶心反胃,也很快消失了。眼前也亮堂多了。这才长出了一口气。
龚郎中微笑着问道:“先生,你的针灸手法非常的高明啊!原来先生是一位深藏不露的杏林高人!”
古叶舟心中一动,杏林这个中医称谓,出自三国时期的《神仙传》,记载了名医董奉的传说。既然龚郎中能说出这个名词,那说明自己现在穿越过来的这个年代,应该是在三国之后。当然,这只是一个跟真实古代平行的另一个世界。
古叶舟不懂声色地摇摇头:“龚郎中过奖了。我只是闲暇的时候学了一些皮毛,算不上什么的。”
“仅仅皮毛,就已经如此了得,要是先生专心医术,只怕老朽就没有饭碗了。哈哈哈!”
古叶舟听他的笑声有些苦涩,知道他因为自己露了这一手而担心了,担心自己抢了他的饭碗。他本来想说自己不会行医的,让龚郎中不用担心,但是,又想到自己穿越到这个连续两年大旱的古代,要想生活下去,生活得好,便只有靠自己的医术。既然是同行,竞争就在所难免。于是,又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转头问宁三妹:“药好了吗?”
“差不多好了。我这就倒给你喝。”
龚郎中讪讪道:“老朽原来是担心先生不擅长针灸,怕伤了身子,所以来看看,现在知道先生原来是杏林高人,老朽也就放心了。就此告辞。”
古叶舟道:“龚郎中请留步。”
龚郎中本来已经站了起来,又坐下:“先生还有事情吗?”
“嗯,有几个医术上的问题,想请教。不知龚郎中肯否赐教?”
龚郎中一听,便笑了,捋着胡须道:“有何不可,先生尽管问就是。”
古叶舟想了想,道:“唐朝名医孙思邈的名篇《备急千金要方》里面有一些方药,我还不太懂,龚郎中肯否指点一二?”
龚郎中道:“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老朽倒是知道一些的。谈不上指点。”
古叶舟又问道:“大宋朝的儿科圣手钱乙,在儿科方面的造诣非常的深,龚郎中以为如何?”
龚郎中又是一愣:“钱乙?大宋朝?——先生说的老朽孤陋寡闻,都没有听说过啊。”
“哦,那金元时期的温病学家刘完素呢?”
龚郎中又摇头,面现惭愧之色:“没有听说过。”
“明朝名医李时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