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 / 2)

+A -A

        擒贼先擒王是灰常正确滴。

        “孔融,字文举,孔子的二十世孙,假装让梨的伪君子……王粲,字仲宣,特长是过目不忘,棋魂里复制棋谱的变态经历是他首创……阮瑀,字元瑜,阮籍他老爹……”

        糖猫扳了扳手指,“建安七子就差陈琳和刘帧了,我们这算见证历史吗?”

        悠闲的午后,大约两点多就放学的课堂,没有回家作业的困扰,没有八小时工作制的紧绷。以今天太过劳心劳力为由打发走了常来蹭饭的“邻居”,两只猫在院子里的亭子里整理今天的得失。

        在这冬天会飘雪花的北方的十月依旧选择在亭子里而不是窝在被子里进行她们的“密谈”,原因自然并不是老猫她对亭子有什么特别的偏好,也不是糖猫想尝试一下拥有现代众多感冒抗体的她们会不会被古代的感冒病毒击倒。

        而是,这是最不会被窃听的地点,在这个时代最适合“密谈”的地点。

        视野宽阔,不用担心任何人接近周围,进行所谓的隔墙有耳,摆脱了黄河气息浓重的官话,换回了最为熟悉的语言,她们的对话轻快而跳跃,夹杂着猫类之间独有的语言,光听对话的口气绝对不会想到她们对话的内容,即便身负小部分监视她们使命的郭三和郭四也一样。

        即便在外表上装扮上已经与这个时代的人看不出什么太大的区别,糖猫觉得自己的心理调节的功夫还是欠些火候。习惯了每天五节主课加上一节放风,时不时随堂考一考的生物钟面对这个每天上课不足四五个小时的世界总是下意识的在倒时差。

        她始终不是太能理解这个过于悠闲的世界。

        但是,她绝对不能急躁。

        糖猫一直都很清楚,她们的力量在这个乱世里小得可怜。如果没有师傅的收留,她可能连最初的几个月都熬不过。如果没有郭嘉的帮助她们连正式的身份都不会有。

        按照老猫的说法,历史上有记载的可能跟神仙扯上关系的几只都依附权贵,她们这种白丁找上门去,连投名帖的机会都不会有。在这个乱世找隐居在山里的神仙?旅费问题放在一边,这年头山里出没的土匪一定比神仙多。

        说是书院,日常课程总是少不了五经六艺,要想融入这个世界,就要了解这里的价值构成,糖猫在这里学了多久的中医,就同时啃了多久的四书五经。水平虽然比不上那些钻在书眼里的酸儒们,不过在这个总体来说黄老学说余威仍在的时代应付一下还是没有问题。吧?想到这里,糖猫不禁的四十五度望天。

        科目是春秋,讲师是孔融,座位是第一排,恢复了日常生活节奏的糖猫正大光明的走神。从心理学上,习惯于坐在第一排的人潜意识里会标榜他是一个努力的人。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这是老师的心理盲点。认为这是他的眼皮底下,完全处于他的控制之中,所以正大光明的做什么事都会被忽视。

        比如说——现在的老猫。

        糖猫用眼角斜瞟了一眼目前看来似乎是正襟危坐的同桌,乍一看确实是认真听讲的模样,不过从她的角度看过去,恰巧可以看见压在《春秋》下的压着的另外一卷竹简。动作之熟练,神情之镇定,咳咳,绝对是属于久经考验的那种。

        抬眼望去,讲台上的那人依旧滔滔不绝,精神处于亢奋的状态,幸好离得足够远,不用担心他飞溅的口水会喷到自己的书上。否则,糖猫一点都不怀疑,自己绝对会暴走。

        眼前这个满口仁义道德的孔子的二十世孙,按照昨天老猫所叙述的记载,在那个袁熙的老哥袁谭攻下青州的时候,毫不犹豫的抛妻弃子,投奔了曹操。还真是“大丈夫,真君子”啊!岳不群的门面功夫都要比他好些。

        “李太白,把这一句断一断。”

        迟疑了一秒,糖猫这才反应过来是在叫自己,垂下眼睑,敛去了眼神中的轻蔑与不屑,顶着李白马甲的糖猫站起身来,一付恭恭敬敬的乖学生模样。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看到这里,应该明白糖猫敢正大光明的走神的原因了,课程内容——《曹刿论战》。

        其实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加标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作为要求背?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