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1 / 2)

+A -A

        处在乱世,有一点不好,那就是恩格尔系数太高。一打仗大家都忙着屯粮,不仅各地军阀这么干,而且相当多的士族也把这当作是一种敛财的手段,一时之间,在现代大约两块钱一斤的大米(大概折合一下是七文钱左右,以上是宋代的比例,汉代的没找到资料),到了这里,直接在后面加上了一个零,这还是曹操在两年前的时候采取枣祗的意见开始以许都为中心屯田的后果。(注1)北方人口的大量流失,加上连年的蝗灾,严重的时候甚至留下“菜人”的记载,注意这里的“菜”是当动词用的。

        正式在这样的世界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两只猫开始理解为什么出来的时候,华老坚持她们别的什么都可以不带,一定要背上个一石(音同但)米过去,至于什么四菜一汤,至少一荤一素的标准,那是浮云啊浮云。

        在这点上,两只猫非常感谢袁熙和司马懿的“搭伙”,这个“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的惯例也是始终成立,只有他们不时带来一些在现代社会平凡无奇但到了这个时代居然贵的要死的食材,这才让两只猫终于恢复了一般的生活水平,以不算太大的代价。

        然而,这也并非长久之计,兜里的钱只够维持这个世界的小康标准——所谓的丰年留客足鸡豚,那还是建立在没有天灾没有打仗造成的粮价飞涨的情况下。酿酒填词,来钱还是太慢,而且还要受各种制约。基于各种考虑,终于决定来一手点石成金。

        做过实验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化学还是生物,让人倍感亲切的就数那些玻璃的瓶瓶罐罐了,试管、烧杯、玻璃棒、漏斗、导管、培养皿,就连那显微镜,都少不了玻璃。如果有了这些的话,在现代对这些基础知识掌握的很扎实的猫们,可以就此造出一个又一个这个时代所谓的奇迹。

        这不过是用来报告的表面文章,真正的理由么,由于使用的是陶土所制的替代品,这年头连瓷器都没出来,虽然不会与试剂发生反应,但观察变化和细微的控制上都达不到要求,时不时的实验室里会轰的一下,冒出些烟来。好在老猫顾忌着自己的小命,没有拿什么高危物品比如说那些强酸强碱(为了防止口口就不明说了),不过光是每天扫出去的碎陶片就可以引得郭三和郭四侧目了,更不要说卖陶器的那位店主每次看到她们去的时候都眉开眼笑了。

        理由之二么,就是琼脂了,借着袁熙和司马懿家族的一些能耐,糖猫成功的搞到了紫菜,靠着模糊的印象成功的弄出了培养基的原料琼脂之后,要想在进一步,玻璃的培养皿是必不可少的,这样,才能设法分理出适合各种食物使用的酵母,还有其他的药用的细菌之类的,不一定成功,但总算是一条道路。

        然而这些都不是主要的,关键中的关键,是采光问题。目前的屋子里用的是雕花的门窗,上面因为纸还没有普及,糊了一层白纱,这还算上等人家的专利,要是摊上了贫民住的茅屋,那也不过是墙上多个洞,洞上多块板,白天支起来算是窗户。采光是个大问题,就算两只猫现在看上去奢侈无比的拿着抵得上两条金条的蜡烛在那里不计成本的烧,对于习惯了日光灯的现代猫来说,依然维持着恐怖片的效果。公元四世纪的时候罗马人就用上了玻璃窗,她们提前一点也不算太过分。能够顺便再捞上一笔,那是再完美不过的事情。

        “老猫,你真的觉得这样可行吗?”糖猫看了一眼老猫的草稿纸,可怜这个时代造纸术虽然由蔡伦改进,但普及度和使用度都极低,即便是从原来的世界带来的圆珠笔和草稿纸都要计划着用。而这张所谓的“图纸”上,不过是被省略到不行了的化学方程式。

        作为猫家的老大,货真价实的懒猫,能不动的时候她连尾巴都懒得挥一下,关键时刻以下省略早已成为她的恶习。老猫抬了抬眼皮,“是吗?本猫还觉得有些多余诶。你也不看看这里的文盲率有多高。”

        “呃……”提到这个文盲率,糖猫也不禁黑线了一下,在早之前就推广了扫盲运动的新中国,在上海这种国际化大都市,马路上随便扯住一人,不要说是中文了,英文对话也基本没问题,老上海会洋泾浜,小的就更不用说了,现在的孩子学英语都从幼儿园开始了。运气好些还逮得到会其他语言的,小语种都是热门啊。

        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先是住在华家村,一个村里都是郎中,基本功就是把那基本医书给背齐了,自然不会存在什么文盲问题。因而当周瑜提到识字的人很少且基本都是贵族的时候,只以为是一个单纯的笑话。直到进入颖川书院之后,才真正的意识到,读书认字,在这个时代,真的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有上顿没下顿的贫民,哪有什么余力去认字,就算是再简单不过的加减乘除,需要扳手指的都不在少数。

        “而且,历史书上就有战国时代出土的玻璃球的图片,搞不好工匠大叔们都会了不过没有意识到重要性而已。”老猫摇了摇爪子,很是悠闲的说道,依稀记得《魏书》里提到过有人从大月氏(西域某国)那里进贡了玻璃的制法,而且还在京师附近制作成功,那么对于掌握现代化学知识的猫来说,那就更是小菜一碟了。

        “怎么不早说!?”看着老猫无辜的样子,糖猫觉得自己被耍了。

        “嘛,你又没问。”老猫依旧笑得很欠揍。

        赶着驴车的郭三听到车里乒乒乓乓的厮打声,头上习惯性的滑下了几条黑线。与他一同被郭嘉派来的郭四留在了两只猫暂居的院落中,看家护院。对于这两只暂时还看不出会有多大能量的合作伙伴,郭嘉以其身为“鬼才”的独到眼光和敏锐嗅觉意识到潜在的价值,在这个时代,也许他才是看得最远的人。

        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

        运谋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梁栋倾。

        只不过,在这个历史进程中,被糖猫及时的阻止服食金丹“延年益寿”的他,是否还会应验这最后一句。

        未来,尚未决定。

        然而这位司空祭酒大人,当然不会是什么大善人大好人之列,派来两个负责看家护院,打扫卫生的小厮,也没有字面上的那么单纯。负责监视打探,再顺带获取一下信任,弄一点机密几乎在电视剧中成了俗得不能再俗的俗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