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补上一句,贾诩同志是个文官,所以不用担心他上战场马革裹尸,没有身为军属的困扰,而且武力值绝对高不到哪里去,可以大大的减低家庭暴力的可能性,因为除非了开了外挂,否则任何正常人正面p三国武将的话绝对会被抽飞的。就算是在危险的境地下,他那张嘴也足以化险为夷,比如贾诩初时察孝廉为郎,因有病辞官,西还至汧,路上遇见氐人,与其同行的数十人皆为氐人所抓。贾诩为脱身,便骗他们说:“我段公外孙也,汝别埋我,我家必厚赎之。”(《三国志·魏书·贾诩传》)当时太尉段颎,因为久为边将,威震西土,所以贾诩便假称是段颎外甥吓唬氐人,氐人果然不敢害他,还与他盟誓后送他回去,而其余的人却都遇害了。史称贾诩此举是:“权以济事,咸此类也”(《三国志·魏书·贾诩传》。看吧,对着蛮夷都可以搞定,绝对不存在秀才遇到兵的无能境地,达到看家护院与和平相处的完美平衡。
所以,从经济适用性的角度上来说,贾诩绝对当得上三国第一人。
作者有话要说:这应该算是赔罪的番外,大家姑且看之。
欢迎有八卦心的同志一同来八。
有想听我八的对象也可以提一提,会尽力挖掘材料,宣扬小道消息。
另,抽风不断加上“奇人异事”近来不胜枚举,除了鱼羊外有没有什么气氛好且站喵?顺带跟分享一下吧,这就打0分另外说好吗?b更一章电脑网页抽了五回的
☆、第三十九章司马八达(上)
“——耆卿你到了,这是我三弟,司马孚,表字叔达。他一直想见一见赋胜曹子桓,数压王仲宣的柳耆卿,也想见识一下那词曲遍水边的柳三变,因而让某代为引荐,不知你赏不赏脸。”
也许是出于尊重他人隐私,司马懿并没有抖出老猫的“真名”是敖绍,这一事实,在他的眼中,兄弟和朋友还是分得很清楚,几个兄弟之间各自交际的圈子全然不同。这实际上也是世家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习惯导致。
“叔达,这就是你一直想要见上一面的柳永柳耆卿了。虽然与显达(司马恂,他家老五,今年十三)同岁,却是被荀令君看好的人。”
司马懿这么说着,司马孚已经按照标准的士族礼节见礼,“在下河内司马孚,慕名已久,特地托家兄引荐。”
他这么来一来,老猫倒不好意思随便了,只得规规矩矩的还了一礼,说道,“在下柳永,表字耆卿。”说着,一边笑道,“虽然不知道仲达前面说的是谁,不过目前为止顶着这个名字的暂时只有在下一人。”瞬间表露出一幅阳光少年的模样,灿烂的程度直追袁熙,差点把司马懿都给吓着了。
“没来由的学什么不好,偏偏要去学显奕。”司马懿郁闷了,这种奇怪的物质有一只就够麻烦了,你这只猫没事添什么乱哪。
“呵呵……不过是最近想转换下心情罢了。”老猫把玩着手中的折扇,依旧以与她全然不相称的阳光表情与热烈语气,“怎么,在仲达你心里就连这说话的方式都是袁显奕仅此一家,别无分号吗?虽然你们两人熟,但也不必到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地步吧?”说着,她还眨了眨眼,明明意见很正经的事情却被她以下省略到了一位深长的地步,顿时把司马懿噎得不轻。
“哈哈……二哥,你也有吃亏的时候。”司马懿被自己不的弟弟调侃了,显然在家里的时候,未来时的司马宣王是位不肯吃亏的主,以至于机会难得,连司马孚如此外表“忠厚老实”的弟弟也要不顾兄弟之情,落井下石做一回酱油党了。
如此这般一来二去,三人间很快就熟了起来。司马懿事后问道,“不过,耆卿,这‘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又是什么典故,某怎么为听过?”
啧,糟了,一不小心又忘了考证典故时代了,除了面对周瑜之外很少需要那么小心,现在难免有些松懈。老猫顿时做出吃惊的表情,“怎么,你们都没听说过这件事吗?”这神情,仿佛这是一件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而没有听过的司马家兄弟才是孤陋寡闻的那一个,考虑到这个时代信息闭塞,这个b也成功的瞒天过海。
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书榜揭于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比之后世的红果果,以及秋风起,蟹脚痒,也算是开一代之先河。
“仲达,让在下过来不仅是为了介绍你三弟给我认识吧?还有什么需要,既然是来找柳三变的,难道是想见来莺儿?这样的话仲达你自己去也没问题,要是找糖的话还会更快一些,我就不凑这热闹了。但作为同窗奉劝你一句,拖拖小手什么的问题不大,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还是避免进一步亲密接触为好。这人来人往的,要是染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就不妙了,或者在下友情提供你石灰水用来泡澡?这外卖味道虽好,卫生状况么……”老猫两爪一摊,显然她转移话题的能力真是越来越b了。
很好,司马懿觉得自己有拔剑的冲动了,他突然能够理解糖猫曾说的,什么叫有时候老猫很欠抽的真实含义了。考虑到如果真的动手的话,这只猫绝对有能力自让自己这把剑变得坑坑洼洼的,于是司马懿同学只能告诉自己要蛋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