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2 / 2)

+A -A

        其实很容易满足,只要留下几个爪印与交流一下就可以了。原来准备月更,但留言热情的话又忍不住更了一章。

        ☆、第四十章司马八达(下)

        话说老猫给了两只司马每人一张会员卡作为人情,以低廉的成本增加了些许好感度(你够了)。不过对于老猫提议让司马懿买单的建议,让未来时的司马b有小小的不满,“反正今日休沐,闲来无事你也同去无妨,今日难得我家兄弟都在,你也去认识一下,特别是我大哥,不是名气特别响的人,平常他是不见的。”

        “你大哥……?”老猫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哦——是那个司马伯达(司马朗)?也好,可惜在下佳人(杜丽娘)有约,这客还得你来请才行。”老实说,历史上司马懿和司马朗的事迹实在是差别太大,以至于大多时候老猫也只是认为两人不过是恰好同姓而已,一直到后来因为迷上周瑜特地去仔细研究三国志的时候才发觉这几只司马居然都是兄弟。

        等到司马家的两兄弟骑在马上看见阿三同学牵来了毛驴,老猫同学以极度不华丽的动作爬上毛驴,又握了一根钓着胡萝卜的竹竿在爪子上。顿时,司马孚的表情僵住了,咔嗒咔嗒的转过头来,满脸不可思议的望向他的兄长。而司马懿则是右手扶额一脸唾弃,说道:“你别理‘他’,某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他在心里发誓这真的不是他品位问题。

        这年头的宝马相当于后世的bw,士族子弟用来耍帅拉风的必要工具,想要上档次一点的就要二十万钱以上,这还是和平时期的价格,现在世道混乱,各地军马都紧张,价格那就更让人乍舌了,加上马的饲料等等,一点都不比养一部“宝马”便宜到哪里去,除了养路费和牌照没有对应的支出外,其他的油料洗车等一个都不能少。

        然而对于没办法也不愿意追求马上速度的这两只猫而言,这马和驴的区别也不过就是二十四寸的女式自行车和二十八寸的男式自行车的差别,顺带提一下,骡子是两用的二十六寸。无论是安全性还是方便性来说,都是毛驴占着明显的优势。而且就算她们现在有钱也不会浪费在这个上面。

        所以理所当然的,毛驴成为了最为理想的代步工具,虽然说糖猫私底下抱怨这样看上去非常没有大侠风度,但在老猫欢乐的举出了若干以及现实中坠马而死的名人后,糖猫顿时联想到直接被她弄成高位截瘫的小白鼠们,不由自主的抖了抖。此外老猫还信誓旦旦的保证,其实在宋以后马匹一直不足,真正的大侠们大部分时候还是骑驴上路的,随即被联想不能的糖猫抽飞。

        即便是驴,对于这种没有保险带、找不到方向盘、踩不到刹车,油门用鞭子替代而且严重缺乏避震系统的交通工具,这两只依然操控不能,才会想到如此诡异的控制方法,好在行之有效,那么至于形象问题,只能暂时忽略不计了。

        当老猫直面一溜八个司马八达的时候,她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司马懿他爹真是太能生了,整整八个啊,而且从广义上说个个成才,否则也不会被称为“司马八达”,他们分别是司马朗(伯达)、懿(仲达)、孚(叔达)、馗(季达)(音同葵)、恂(显达)、进(惠达)、通(雅达)、敏(幼达)。怎么说呢,基本上雄性人类幼崽的成活率不足50%的情况之下居然还能有八个全活下来,光是这一点上,就足以让人感叹一句“佩服佩服”的了。

        当然,事实上把这剩下的七只小崽子养大的,并不是他们那食不言寝不语在家说话没人敢吱声的父亲——京兆尹司马防,而是那又当爹又当妈把他们拉扯大的长兄,司马朗。董卓之乱时,司马防随献帝西迁,担任治书御史。于是身为长子,比司马懿年长八岁的司马朗挑起了重担,抢先一步在乱局将起的时刻把宗族迁到了黎阳,躲过了战乱。随后搬回老家温县的时候,面对无人耕地所产生的饥荒,人吃人的困难局面又是他出面稳定了局势。

        值得一提的是,与不幸应了自己那句“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孔融相比,作为十二岁正式通过国家考试的曾经的童子郎,在考试时就驳斥过他人怀疑他超龄的传言,而长大后,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当时司马防担任治书御史,应该一起西迁,而司马防因战乱四起,因此要长子司马朗带着家人返回家乡温县,但是官兵认为司马朗想要逃亡,便抓住他去见董卓,董卓对司马朗说:“你和我已去世的儿子同岁,为何要背叛!”,司马朗回答说:“明公以高世之功德辅助天子,清除了宦官的秽乱,举荐了许多贤士,应该要虚心求教,考虑如何复兴治世。但是随着威德的隆重,功业的壮大,而兵灾战乱却日渐严重,地方州郡有如大鼎煮沸一般,连京城的近郊,人民都不能安家乐业,因此要抛弃住家田产,四处流亡躲窜。虽然已在四方关口设置禁令,以重刑加以杀戮处罚,也不能阻止逃亡的风潮,这就是我为什么会想回故乡的原因。希望明公仔细思考反省往事,那麽名声就可像日月一般的荣耀,伊尹和周公也不能相比了。”,董卓听完之后亦说:“我也有这种感悟,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才叫能说会道,顺利的保住自己的小命,而相比之下袁绍他们一家甚至还是四世三公,仍旧死了一大串的样子,这孰高孰低就不言自明了。

        所以说,在司马朗二十二岁的时候,曹操提拔他做司空掾属,也就是幕僚的意思,等于在他身上贴了他曹老板的标签,又授予成皐(音同高)令的官衔。

        “司马兄,幸会。”老猫抬眼瞅了瞅司马懿的长兄,按照记载,他也擅长品评人物,基本上还算说的比较准,怎么到了自己弟弟这里就走眼了呢?到底是灯下黑,还是司马仲达的演技太好?

        “你……大概是我记错了。”司马朗有些迟疑,分明觉得眼前这只自家弟弟的同窗看上去有点眼熟,不过怎么可能?

        喵?老猫万幸这句疑问句没有问出口,因为实在是不熟,而且似乎记人脸什么的从来都不是她的强项——物种有别嘛。

        “那么,在下先失陪了。”这一大串的司马都认识了一遍之后,老猫便识趣的欠了欠身,告辞了,人家司马兄弟的家宴,一个外人凑在里面总是不妥。就是她自己,也向来看不惯那些自来熟的东西,张口姐姐闭嘴弟弟或是索性一大家子连带着七大姑八大姨什么的都凑全了,直觉上只想到那么一句“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不过老猫虽然闪了,向来心思慎密的司马懿却是觉察到了他兄长的疑虑,“大哥,耆卿他有何不妥之处?”除了喜欢顶马甲之外,这只猫还是挺有趣的,尤其是对那些繁文缛节上面的态度,相当和咱未来的司马宣王的心意,近两个月的考察下来,挑剔的司马懿基本上认可了“他”成为值得交往的对象,因而对于兄长的评价还是挺在意的。虽然大哥灯下黑,但在看其他人的眼光还是值得信任的,当然这只是司马懿暗自腹诽的结果。

        司马朗努力回忆了一下,因为这个年纪他接触的确实比较少,所以印象还算比较深刻,“对了,上次看到他和另一个孩子同荀令君一道,说是行明算博士。(注1)当时还奇怪,令君领大司农的职责可以理解,怎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