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A -A

        “瑜何德何能,敢劳你费心?比起这来,你更应该担心的是,我该用曹操的心腹跟他交换什么条件好?”他嘴角勾起;笑意让人发寒。

        “曹仁不曾见我真面目,你威胁他也没用,至于主公哪里——孙权会比主公更加希望你放人,或者不放更好,能有剪除你的最佳借口,你勾结我家主公,意图谋反的借口。”她坦然自若;尽是看穿真相的淡然,似乎根本没有被他的话伤到。“你的伤还没好,维持这个姿势不累吗?”指尖轻轻抚上他的伤口,似是怜惜,然后用力一按。趁着周瑜吃痛,松了手里的剑,挣脱了禁锢,“这些年,我若没有进步,岂不是白活了,你说是不是?”

        “好好好……你真的长进了。不过今日帅帐外的都是周家的部曲,就不必你担心了。”很显然,周都督也不是当初只能放任她离开的周公瑾了,简单的一句话,立刻停住了某人向外的脚步。

        转过身,几乎是咬牙切齿的声音,“周公瑾,你到底想怎么样?!”

        “我只想知道,你来的目的。以今日你我的身份,难道是劝降不成?”那种冷淡的嗓音,很难想象是属于那“曲有误,周郎顾”如此浪漫典故的主人。

        她微微一笑,略带嘲讽,“承君一诺,必守此生,仅此而已。”时移世易,这是她的承诺,必须做到,与他无关。

        我不会让你死的。——这是她唯一能给出的承诺。

        “……”他的手抬起又放下,显然是想到了同样的场景。“所以,这次是你知道我有危险才赶来,就如同你那次知道伯符的死期。”

        “你是孙家的臣子,我不是。那时我提醒过若能信守盟约,或孙伯符可避过一劫,可是你们毁约在先,之后的结果是你们自己的选择。你这有秦罗敷,我这有焦仲卿,礼尚往来罢了。”她貌似无意的点出两个关键词,牵扯到的,是建安五年那场最惊心动魄的刺杀,双方同时动手,一面在许都,一面在吴郡。而最终的结果,显然胜利者不是东吴。

        “伯符的事是你策划的?”他的手搭上了剑柄,伯符的死一直是他的心病,他当初就觉察出那必然不仅仅是许贡的刺客那么简单。当时最大的得益者,就是在官渡之战,兵力不足的曹操,只是他万万没想到……“不对,这种两处同时控制,玩弄人心精准严密的手法,不是你的手段,将计就计,险中求胜,这手法,动手的是鬼才郭奉孝?”

        糟糕——老哥的犯罪手法太过有标记性,被周瑜认出来了。不过表面上我们的大鸿胪寺还是镇定非常,常年同各个异族交战,面皮上不动声色,不过说起来,她家老哥不过是手不沾血的幕后b,真正想要动手的人可是出乎意料,“你把我留下的药给了孙策,按理他中的不是毒箭,伤的还没你之前重,只要伤口不恶化,根本不会有性命之忧,可是最后他还是死了。最后动手的,你以为真的是我家兄长吗?要知道,一个重伤的吴侯比一个死去的吴侯对我们来说更有利。”在这乱世多年,她早已学会结合已有的情报,对事实进行推演,无需史书参考,也能八,九不离十,在细心同五大谋臣学习之后,她也能独当一面,现在分析起来,更是丝丝入扣。

        有着七窍玲珑心,凭一己之力也能更曹魏八十万大军对抗的周都督,此刻又哪里不明白她话中的含义,孙家的男人,除了孙权,居然没有一个活过了三十岁,这真是巧合吗?他授业恩师是华家村出身,是药是毒怎么会分不清。只是他答应过伯符,就当偿他知己一场。只是,他终究忍不住,一股腥甜涌上喉间,强忍着,却还有鲜血慢慢从嘴角漫出。

        “吐出来!”她急了,既然是怒急攻心,怎么还能强忍,不知道自己冒着被逮到的危险进来救人很辛苦吗?一阵忙乱之后,好不容易将吐血的周瑜救回来。见到他复杂的表情,她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什么,“你真是尽职尽责,只是你不知道吗,这次你回京口,不过是无用功罢了。不仅如此,恐怕你还要赔上自己的性命。刘备他不会杀也不会软禁,也不会让你有机会占据荆州再入川的。”

        对于她如何看出自己会暂时离开,前往京口,乃至其中的目的,周瑜早就习以为常,无论何时她都对最高的机密了若指掌,但经过仔细调查后,细作又不在吴军上层,所有的嫌疑人都被排除了可能。这样想来,只有说明曹操的情报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或者说,这是属于她作为他的敌人,对他的了解已经达到了心有灵犀的地步。“你又知道了什么?”

        “在你劝孙权软禁刘备之前,他早就对孙权说了,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你说,孙权是信你还是信他呢?”岁月没有在她的身上留下任何痕迹,时光仿佛停留在她到来的那一刻。她看着周瑜,似笑非笑,“周公瑾你向来兄弟第一,江山第二,家族第三,可是刘备比你更了解你那个主公。”

        “你的确是个好说客,比蒋干要强得多。”他仍然是无动于衷的模样,靠在床边,“何苦呢?瑜死之后对曹丞相更有利不是吗?只要你们在主公边上再煽风点火一番,加强主公的猜忌,就能更快达到目的。”

        “我既然承诺过不会让你死,就必然说到做到。何况对我家主公来说,你周公瑾可比孙权有价值的多。你认为当初,孙兰香为什么会死?而在她死之前曾托付给小云一样东西。现在也到了揭开真相的时候了。至少为了孙策的子嗣,你就不该一心求死。你如今有两个选择,一,死,那我会让孙家所有人还有你周家所有人陪你一同上路,这样黄泉路上就不寂寞了。二,好好活下去,吴侯的位置会有孙绍继承,相信他会对为父报仇很感兴趣,主公需要你和他配合来笼络江东的人心。至于我,会消除一切对你造成威胁的因素。”她眼神中带着坚定,显然她已经下了决心,无视他本人的意志,逼他活下去。

        当年的事,他已猜到了真相,只是为了江东的安定而选择了隐瞒,“赤壁之战后,曹军损失过半,退守汝南,元气打伤。如今你妄言主公生死,是否言之过早了。”江东内部确实不稳,来自主公的猜忌使得人心浮动,但曹军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曹操与当今天子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难以掩盖的地步。

        “你以为曹仁为什么会退兵?这会儿合肥之战应该打响了吧。不知道是谁能拔得头筹呢?赵云还是张辽。啊呀呀,天亮了,我还得赶回去坐庄才行。那么,下次见面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同一阵营咯,真是期待呢,公瑾。”确实曹老板内部矛盾不可避免,然而只要一战得胜,就能压制住所有的反面意见。她针锋相对,笑得颇为自信,经过这些年的实战,这两支特殊组成的队伍有了无数实战经验,经常在长城以外执行斩首任务,孙权的解烦军全然不是他们的对手对手。

        周瑜试图支撑起自己,再派兵赶回京口,却发现,四肢开始渐渐无力,而意识也逐渐模糊,只是在陷入黑暗的前一刻,隐隐听到。

        “再送来的药就倒了吧,你知道我向来言出必行的。下次再见的时候,便是我践诺之时。”

        建安十三年夏,京口(今镇江)吹着惯有的这个季节的东南风,在后世留下无数传说,成为武侠小说争先描写的传奇对象的飞虎队,如神兵天降般,从天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降作战,当城门被打开后,包裹着马蹄的虎豹骑为先驱,适合多阵地作战的青州兵进入城内,这次袭击来的太过突然,导致城内的孙权和刘备被一网成擒。这样作战的成果来的太圆满,导致所有摩拳擦掌准备一雪前耻的魏国武将们,都有吐血的冲动。他们辛辛苦苦操练,早出晚归,厉兵秣马,这到底是为了谁啊!

        作为此次新式武器的设计人,蔡英和酷猫享受到了和负责攻入城中的将领一样的奖励,神兵天降这个计划造成的破坏极小,令君会爱死这种攻城方式的。虽然作为发明者,来自襄阳的蔡英知道它的局限性,已经开始进一步改进这个方案了。作为墨家现任的巨子,蔡英以她自官渡之战以来的优越表现,对曹操证明了墨学在实际中的用处远胜于儒学,而且经过她变通,得到了曹操的支持,墨门终于重新回到了朝堂之上。

        京口被拿下后,接着吴郡也被迅速的攻下,等于将东吴高级将领的家眷全部控制在内,事前就与老猫约法三章的曹操这次没有再犯原则性错误,导致投降军队反叛,反而借着这个机会宣扬了曹军威武之师,正义之师的形象。也有不服的准备营救主公,不过云猫带来的一封信让局势发生了戏剧性逆转。那是一封十年前迟到的来信,写信者是即将成为联姻对象的孙尚香的姐姐,当初嫁给曲阿弘咨的孙兰香。看了这封信之后,吴国太气得浑身发抖,当时就给了在场的孙权一个耳光,与他断绝母子关系。曹操把信的内容大白天下,以汉献帝的名义废除孙权吴侯的位置,改封孙策的儿子孙绍为吴侯。而被孙权放逐,远离东吴政治中心的孙策旧臣例如张昭张紘——张昭是孙策托孤时的文臣,孙权却说他不能拜相,显然也早排斥,被贬斥到南海(今广东)的虞翻等都被曹操从角落里翻了出来,重用当地的士族对消化吸收新占领地区的效果在之前已经验证。与此同时,江东各郡的本地豪强也表现出他们识时务的一面,迅速的投降了曹操。

        远在江陵的周瑜本来不愿投降,然而大势已去,且主要将官的家眷此刻已尽在曹操掌握,又不是死不要脸的刘备,哪里做得出抛妻弃子的动作,而且军队也会发生哗变。在得知孙兰香信的内容之后,周瑜又吐了一口鲜血,交代吕蒙投降事宜之后,随即伤势复发陷入了昏迷。(之前官渡之战时,曹操杀降的动作已经被阻止,所以现在有这信誉度接受投降)

        —————————————————我是英俊潇洒的分割线————————————————————————

        京口码头上停下了一艘客船,与长江上常见的船不同,风帆张开之外,船两侧巨大的轮子引得码头的往来的客商驻足,挂着虎头旗帜的四轮马车将船上的人直接送到了周瑜的府邸,虽然已经投降,但为表优待,曹操并没有对前任的大都督周瑜采取软禁的姿态,而是让他保留了自家的部曲,而采取了暗中监视的方式。

        一个头戴帷帽,身着齐绡曲裾的女子从马车上下来,身边还站着年龄不一的几个侍从,其中较年长的一个走上前,将丞相府的文书递了出去,“劳烦通报一声,奉丞相之命,大司农丞李白特来探望周都督。”

        那门卫看了一圈,也没看到出来的哪个像是大司农丞的,但曹操的印信做不得假,周围又有飞虎队的护送,只得向内通报,得到允许后,请人入内,只是门外的众人却拱卫着这个女子进了大门。让他起疑,又伸手拦住,“请问大司农丞何在?”

        那女子转过身,掀开了帷帽,“就是我,有意见吗?”从腰间挂着的一个口袋了,取出了足以证明身份的印绶,展示了一下,让周府的下人都闭嘴,虽然心中犯嘀咕,女子怎么能为官什么的,但现在江东已是曹操的天下,必须诸事小心,所以也没说出什么不得体的话来。

        此时管家和上门探望的吕蒙一同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