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3 / 4)

+A -A

        骑士,表面上说是镇守边疆,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发配,现在边疆那么乱,刘皝还要带兵上场打仗,内外交困的局面,恐怕就算是先帝在世,亲自出马,也未必能用三年的时间既平定叛乱又打退敌人。

        刘琰这招够毒的,同时,从这件事情来看,刘琰确实有座皇帝的资质。

        (bp;虽然六王爷刘皝退位的理由都说得过去,但毕竟之前发生过三王爷在朝上公然指出六王爷非先帝亲生儿子的事情那个,于是民间和朝野上都有议论,特别是刘皝的旧部、门生,总认为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但刘琰一上位便采取了严密的舆论监控和铁血的政策,特别组织一批心腹组成了专门窃听的“耳滴子”,就像那句话说的,任何的政治都是建立在血泪之上。

        刘隆基在位之时主张的是用黄老之学治国,刘皝推行的则是儒家,因此天下许多儒生都是他的门生,而刘琰不同,他以法家思想治国,手段颇为狠辣。

        某尚书因为回家的路上说了句,六王爷好好的就退位了,奇哉怪哉,这天夜晚,脑袋便搬了家;某百姓在茶馆喝茶的时候说了句,三王爷怎么就登上皇位了,回到家中,家中一家老小已经身首异处。

        第一天早朝之时便有如下对话:

        “李大人,昨晚和三夫人睡的觉吧,你和夫人那首‘小怜玉体横陈夜……香蕊暗陈花绽,翠腰羞对幽灯’的闺房诗还不错嘛,看不出李大人平日里正正经经的,原来也爱这些诗呀。”刘琰慢慢悠悠地说道。

        那一大人听了,双腿一软,跪了下去:

        “皇上……皇上饶命啊……”这不过是他和夫人躺在双上亲热之时,他悄悄说的,这皇上怎么就知道了呀。

        “李大人,闺房之乐,何罪之有呢?”刘琰继续微笑着,只是那笑让人感觉格外的阴冷。

        “臣……臣……妄议了皇上,臣罪该万死,请皇上开恩,臣……臣……”

        “哦?妄自议论了朕?李大人可都议论了些什么?”

        “臣……臣……”

        “说吧!”

        “皇上臣该死……”

        “说!”刘琰大吼一声,将手上的杯子砸落在地,吓得那李大人哆嗦地不成样子。

        “臣说,臣说,臣昨儿个和夫人说了句,三王爷登上皇位确实蹊跷啊,但王爷们的事情谁知道呢。”

        “呵呵,不过是句这样的话,李大人有什么好不说的。各位大臣,日后这样的话想说便说,不必顾忌,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但是,再也没有人敢就六王爷退位三王爷上位的事情说些什么。

        除了监督舆论之后,刘琰上台后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让权力更加集中在他的手里了。他的冷酷和残暴让人战战兢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