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眼瞳晶亮,加快脚步朝一顶绿底红罩子的帐篷走去,还没走到帐篷口,就扬嗓子唤道:“卓乃!来客人啰!”
话音刚落,一名身穿宝蓝色藏服的年轻女人掀开帘子走了出来,这女人就是经营客栈的卓乃,看她的打扮——头裹缠布,项挂珊瑚珠串,穿得很正式。再看相貌,不能说太漂亮,但浓眉大眼,两颊像苹果一样红扑扑的,带着高原女子特有的健康风采。卓乃的家人就在不远处的牧场工作,她自己则不喜欢死板的生活,才来这里经营客栈,也是利用这平台结交往来游人。
陶文一见到卓乃就两眼放光,简单介绍了张良和魏淑子之后,就粘着卓乃嘘寒问暖,卓乃看陶文的眼神也是三分倾慕七分含羞,可见是郎有情妹有意。陶文这小子哪是要当导游,压根是假公济私来和小情人会面的。
卓乃把张良和魏淑子请了进去,今天没有其他客人,帐篷里空荡荡的,倒是更便于欣赏那些华丽的挂饰。这帐篷里的格局很简单,保持旧时藏居的特色,挂件和神龛上都绘有佛经和菩萨像,地上铺着一整张彩色毛毯。张良三人坐在毛毯上,卓乃就在有通风口的角落里升起炉火烧水,撕下一小片茶砖放进滚水里,拿出三个碗,把糌粑粉舀进碗里,加上些许黄稠稠的酥油,把滚热的茶水冲上去,连着酥油奶茶一起捧到客人面前。
可能是深知汉地和藏区习俗不同,卓乃还体贴地递来两把小汤匙,对张良和魏淑子说:“搅搅就能吃了。”
张良和魏淑子还真就拿着勺子在碗里搅了起来,把水和油粉搅成一团。
陶文噗嗤笑起来,说:“不是这么吃的,用手就成,看我示范。”他一手捧碗,另一手的掌心抵住碗沿,一边转碗一边用手指快速揉搓,抠起一团结成块的糌粑膏往嘴里送。
张良入乡随俗,有样学样,没一会儿就搓得很熟练了。魏淑子的吃法最省事,她把酥油茶全倒进碗里调成稀糊,像喝粥一样稀里糊涂灌了进去,吃是吃了,却尝不出糌粑的味道来。
喝完茶后,卓乃在陶文的哄闹下,吊起嗓子唱了两首歌,虽然魏淑子听不出什么旋律来,但雪域高原赋予藏民的好嗓子绝对是得天独厚,那激昂的高声余音绕梁,意蕴深远,唱完以后,听的人耳膜还在持续震动。
茶也喝过了,歌也听过了,没什么遗憾,也该闪人了吧?不,陶文还要和卓乃拉家常,谈话间眉目传情,情意绵绵,闪瞎了张良和魏淑子的眼,当电灯泡多不自在,索性找个借口出帐篷透气。
这时天色已晚,帐篷外升起火堆,火焰映衬得高原夜空更加深邃。张良和魏淑子一前一后漫步在干涸的荒土路上,起先谁也没说话,张良不开口,魏淑子就保持沉默,她暂时想不出要对张良讲什么。
张良倒是在等着魏淑子出声,等到最后又不耐烦了,突然转身把魏淑子给堵住,从上俯视她,抖着腿说:“哑巴啦?不会说句话?”
魏淑子心说这人讲话能不冲吗?也没好气地回:“彼此彼此。”
张良把她上下作了一番端量,问道:“你来过西藏?”
“没来过。”想了想,又改口,“来过一次,纯旅游,没往心里记。”
张良笑得意味深长:“看你一点儿反应也没有,好像挺适应这儿的气候环境?”
魏淑子理所当然地说:“我跑的地方多,适应力强。”
张良用小指抠着额头说:“来,讲点其他的,关于你的事。”
魏淑子给他白眼:“我已经把老底都掀了,家人职业,你不早就知道?倒是良哥你这人不公平,我觉得你没把我当自己人。”
张良好笑:“难道你这丫头把良哥当自己人?”
魏淑子说:“不当自己人,你以为你能想拍就拍,想扇就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