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2 / 3)

+A -A

        胡立工虽然入教比古丝婆早,父辈和查桑贡布也是老相识,对古丝婆却要让三分。作为文人,胡立工总看不惯古丝婆野蛮的作法,古丝婆也瞧不起只会吹笛子拼死人的技术工,这两人自认识起一直犯冲,最后却同葬在绿鳞怪的五脏庙里,说起来也够讽刺。

        马竞涛在化蝶案中为古丝婆提供了障眼术的符包,在冰湖布下幻阵,利用梅明的幻影引周坤、格桑和陶文到达泉华台的人就是他。

        马竞涛擅长纸字符阵,能通过人为手段来提取物体上的记忆灵场,让符阵内部的环境固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周坤他们看到的幻景,正是梅明跑过冰湖的场景回放。

        这种纸字符阵的原理有点类似故宫鬼影。

        在故宫宫墙附近,常有人看到来回走动的立体影子,那些幻影好似穿着清朝服饰的宫女和太监,据某栏目组解析,那是因为宫墙里含有四氧化三铁,闪电将电能传导到宫墙上,如果这时碰巧有宫女太监经过,宫墙就起到录像带的作用,把这一影像记录下来,如果以后再有闪电出现,就会像录像放映一样把之前录入的影像放出来。

        那栏目明显是在扯淡,但也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记忆灵场,越是具有冲击力的情感就越是留下记忆灵场,在故宫建成以后,最具有冲击力一段历史无疑是八国联军入侵,恐惧、激愤、无措、绝望,多种激烈的情感交相撞击,在每一砖每一石上留下了难以抹灭的印记。

        但这种印记并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出现,只有在烙下印记的那个时间点才会出现,并且还受天时地利各方面的限制,不算什么高明的术法。

        只不过布阵的针对性太强,时机也掐得太准,好像早就掌握了他们的一举一动,到底是谁把把小队行踪泄露出去的?

        马竞涛在纸上写下三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字。

        !!!

        所有参加行动的人都在米冈山基地接受治疗,顺道休生养息,田洋瞒下了查桑贡布的真实身份和关于白伏镇的一切讯息,这是早就和半仙协议好的。

        这趟能捣了鬼头教的老窝,让主谋者就地伏法,小商该记头功,但他的计划太冒风险,还因一时疏忽,导致疫气外泄,造成大量伤亡。可如果不这么做,祭坛被冲爆,后果更不堪设想。

        小商看守祭坛不知多少年,魏淑子这什么也没做的局外人只能卖个耳朵,听过就好,说起来小商不是人,也不用受人类法律的拘束。小商之所以肯把事情告诉魏淑子,就是因为有张良的担保,除了黄门自家人和田洋,谁也不知情,只当小商是一起遭到绑架的黄家学生。

        而在地底世界的遭遇,也被简化成一场冒险大逃杀,该知情的早就在下面亲眼见证过,不该知情的仍是被蒙在鼓里。田洋事后怎么对仁钦达扎汇报,怎么对总部汇报,那就不是外人能知道的事情了。

        在休养期间,魏淑子去了一趟桑格玛尼城,依照约定,把珊瑚串珠交还卓乃,只是转交给她,什么也没说,也不需要说,断裂的丝线和珊瑚珠上怎么也洗不干净的鲜血已经把陶文最后的心意传达给卓乃。

        还君明珠是为断了思念,放开过去才不会痛苦,他只要她幸福,哪怕被遗忘在不知名的角落。

        卓乃没有哭,一滴眼泪也没流,只是小心翼翼地把珊瑚珠重新串好,捂在胸口,坐在帐篷前唱起了歌。

        、塔怖三十五

        魏淑子没把歌听完就离开了,也没和卓乃打招呼。走到大路上,远远看见张良靠在栅栏上抽烟。魏淑子站着没动,张良把烟头捻熄,大步跨过来,径直走到她身前。

        “完事了?”张良问。

        “你怎么跟来了?伤还没好呢。”魏淑子看向他脱皮发红的左脸,大概是血化蝙蝠太伤元气,伤口愈合速度远不如从前。

        “我还想问你,还珊瑚珠而已,背这么大一个包干什么?打算撅蹄子一走了之?”张良拎拎魏淑子背后的旅行包。

        魏淑子也老实承认:“我跟田洋打过招呼,就不回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人魔借犊 第103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