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婆,再由注寿婆转达给阴阳司。
魏淑子搞不懂了:听起来特刑部和阴司关系不浅,总部基地的阴阳司堂到底和这里的下阴路到底有什么联系?
阴阳司要请魏淑子和张良帮忙,自然不好什么都瞒着。她说:不仅有联系,还是历史遗留问题。
把两人带出刑场,领到另一个房间,这房间有点像托放牌位的家族祠堂。四面石壁按序开凿出一排排小洞窟,窟内摆放黑色无字灵碑,房间正中立起一根石柱,柱子下有赑屃石承重,柱头趴着一只镇水兽,柱面上清楚雕刻出两个金字——禘司。
阴阳司把特刑部的来历略说给两人听,特刑部的初始原形是皇家祭祀场所,设有“节令”、“法巫”、“老司”、“常礼”等祭祀官位,其中以“节令”为最高司职,他们的职责就是通过祭祀仪式和鬼神打交道,以献祭、通灵、建庙等形式达到祈福目的。
这种祭祀结构被称为“禘司”,禘司的“禘”字结合了象征天地人权的“帝”部以及象征鬼神之力的“示”部。
“帝”部在明,体现在专为帝王服务的祭司官员上,
“示”部在暗,体现在能连通阴阳的通灵人身上,“阴阳司堂”最早就是为召唤鬼神所建造的宫庙。
由“帝”和“示”相结合的祭祀制度最早出现在战国时代,完善于先秦时期,至西汉末年才逐渐衰落。
宋时行所在宋氏一门自古以来就担当“节令”一职,创立特刑部的初衷原本是想吸纳方门后人,延续禘司结构,为相关部门的特殊需要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支援,后来因为各种权力因素,形成了今天的局面。总部基地特别选在日月岭,这里是秦时最大禘司祭场的遗址,阴阳司堂就是祭场残留物,没人知道这阴阳司堂是专为阴司系统搭建的平台,一开始只是当成遗迹来严密保护。
阴阳司领着张良和魏淑子走出房间,让他们看石坛上的巨树:“这是能积聚灵场的古木,你们在石坛外所看见的景象其实是阴阳司堂在地层下的灵场投射,这里是通往阴间的地下水路,血肉身躯是进不来的。”
三人走出大殿,登上小船顺水漂流,阴阳司在船头轻轻划桨,继续说:“这阴阳司堂在阴司的管辖范围内,有些事不该传出去,没想到守在白湖下阴路口的注寿婆不慎说漏嘴,让宋时行知道秘密,宋时行为证实注寿婆所说的话,擅闯阴阳司堂,做了件不该做的事。”
小船停靠在塑像区,他们登岸的这个区域全是小型石像,所有石像都高高架在火焰形的底座上,和地面隔离开来。阴阳司走到一尊损毁的孔宣大帝石像前。魏淑子探头一看,发现石像内部是空胆,里面装有一个双耳带盖罍,底座下有断裂的铁链。
阴阳司说:“阴阳司堂是用来存放封犊的场所,相当于阴司在阳间的储物库,这些塑像全是托放阴差元神精魄的封犊,我们所在的这个区域封存的是魅,位于阴阳司堂最上层,宋时行为了察看里面是否真封了东西,跑进来打破石像,揭开罍盖,导致元神脱出封犊,至今不知去向。”
魏淑子不免好奇:“这孔宣石像里封的是什么?”
阴阳司说:“脊鹬,雀形山魅,是鬼门三恶道上的行刑鬼使。”
她顺道往前走,不远处有一片狼藉地,连着十几尊石像残缺不全,魏淑子见到有尊石像里摆放的铜鼎和龙女庵的鬼母铜像格外相似,铜鼎的圈足断裂,圆肚子上被穿了个大洞。
阴阳司指向铜鼎说:“这就是封存乌岐精魄的犊,在一次意外事故中遭到破坏,导致乌岐的精魄被鬼子母吸走,只能委托小梅帮忙寻找,没想到这委托会转手他人。”她看向张良,“大前年一天夜晚,日月岭基地受到强袭,一条巨型触手穿破穹顶,刺穿鬼母铜像,扫倒一片石像,除了乌岐,还走脱一只山神庙里的鬼精。”
阴阳司所指的强袭就是田洋跳反那一次,石田英司为了配合田洋的行动,用式神化出鳗鱼尾巴,集中全力攻击阴阳司堂。张良对那次脱逃记忆犹新。
之所以把这件事告诉魏淑子和张良,是因为据现有线索推测,涂婆背后的主凶很有可能就是从孔宣石像内脱逃的脊鹬。
涂家的借寿法是把延寿人和被借寿对象的八字同刻在石碑上,只能借到单人的阴寿,没有用多人血液借寿的道理。那块石碑应该是脊鹬的栖身所,借寿只是用来掩人耳目的幌子。
封犊损坏对元神伤害极大,脊鹬逃出下阴路时,元神精魄受损,不停用血液浇灌石碑,应该是为了让它吸取精血修复精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