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3 / 4)

+A -A

        了解自我和环境,同时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们通过全方位洞察能够了解到的东西。

        第30节:看穿他人内心的9大技巧(1)

        看穿他人内心的9大技巧

        在进行全方位洞察时,除了需要正确的态度之外,还要运用一些技巧,才能让洞察的效果更好。这些技巧包括:

        一、分析别人言行举止的出发点

        有时候,人们的言行举止看上去一样,但由于出发点不同,性质也就不一样。

        这样,我们就要去思考: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他的出发点是什么?

        所以,全方位洞察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弄懂对方说话或行为的出发点在哪里。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说每句话、做每个动作都是有原因的,不会是无目的的。他说这番话和做这一系列事情的目的,就是他的出发点。比如,他可能想被认可、需要被爱、需要被理解、证明他说得对、给自己找个借口等等,不胜枚举。

        掌握了出发点,就等于掌握了对方的第一手资料,整个洞察的过程就会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可以说明出发点的重要性。

        甲乙二人是好朋友,合伙做生意因钱财而产生矛盾,最后不欢而散。突然有一天,乙将甲告上法庭,说甲污蔑他是贼,偷了甲的钱,而且还四处散播:乙不光偷了甲的钱,还偷了别人的钱和东西。

        甲被传唤到法庭后,便否认所有的指控。他反复为自己辩护,说自己只说过这句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法官又传证人出庭,六个证人都证明甲只说了一句话:“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此时法官发现,每个证人对这句话的理解都不同,从意思上能说明甲真的污蔑了乙,但在文字上却抓不到任何证据,因此法官当庭释放了甲。

        下面,我们把甲分别对六个证人说“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的出发点剖析如下:

        1.“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出发点——证明自己清白的同时,暗示有其他人说乙偷了我的钱)。

        2.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出发点——证明自己守口如瓶,同时暗示别人:乙偷了我的钱)。

        3.我没说“乙”偷了我的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态的能量 第7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