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2 / 4)

+A -A

        拥有超强的洞察力是我们了解别人、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

        听!越深入越有效

        不管是洞察自我,还是洞察别人,我们的洞察关注的不是表面的答案、信息,我们洞察到的应该是最真实的含义。

        洞察别人的时候,我们关注更多的应该是别人的弦外之音,比如褒奖之外的否定,贬低之外的肯定等。

        而在洞察自我的时候,我们要透过自己表面的言行举止,去挖掘那个埋藏在心底的自己。就像从人的笔迹看人的性格一样,一切言行举止都是由心而发的,都会留下心的痕迹。所以循着一个人言行举止的路径,常常可以捕捉到一些关于内心的蛛丝马迹。

        《史记》中记载了一则有名的故事——“季札出使”,可以让我们对洞察弦外之音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在《吴太伯世家》里面记载,季札去出使列国,为了欢迎这位使节,每个国家都奏乐迎宾。

        在听到不同国家的音乐时,季札总能听出该国的民生动态!

        演奏周乐时他听出来的是人民“勤劳而没有怨言”,一副百业待兴的景象;

        奏郑乐时,他听到的是“其细已甚,民不甚也,是其先亡”,认为郑国民不聊生,乃亡国之音;

        听到齐乐时,他认为齐国有泱泱大风,断定姜太公治理的国家前途无量;

        而听到陈乐时,则断言“国无主,其能久乎”,认为他们国家没有领导人,不能长久了。

        季札的洞察境界可谓是“出神入化”,他不仅能够从音乐中听到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就连声音以外的信息都逃不过他的双耳。

        立体式洞察,就应该像季札这样能够听出弦外之音。我们要能够从兴趣爱好、行为举止、生活经历、语言内容、情绪和弦外之音等各个方向去洞察人的信念的核心——心智模式。

        洞察的最高境界是明察秋毫。当我们对生活的环境、周围的人事物,都能有清晰、明确的洞察和感觉,做任何决策也就会从容不迫、进退自如了,生活也就变得简单而圆满了!

        做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更需要清晰的洞察!

        如果你能洞察到这种程度,就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领略更多不为人知的精彩!

        第33节:360度区分为你扫清障碍

        正能量与负能量——360度区分为你扫清障碍

        可以说,区分是调整心态的最核心的部分。

        心态修炼中的360度区分,主要是指通过一定的分析整理,让我们认清自己的思想和情绪等状况,区分出正面心态和负面心态,找到自己的目标,并排除看似合理实则是阻碍目标实现的负面信念。

        360度区分的具体内容包括:我们当下的心态是什么?哪些心态主导了我们?哪些心态是正面的?哪些心态是负面的?

        如果用电脑的工作过程来比喻心态修炼的过程,洞察就好像是电脑的输入系统,发问和回应就好像是输出系统,互动就是操作过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心态的能量 第8章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