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知道顾希希和顾珊珊回来的香玉婶,手里端了一碗自家炒出来的玉米片,过来说让顾希希尝尝自己的手艺。大家正聊得开心呢,门口又响起了个脆生生的声音:“高老师,顾老师来了吗?”
顾希希她们急忙出去,一看,居然是顾希希曾经教过的三年级学生赵静安!
顾希希很高兴,急忙牵住她的手,带到堂屋里,又给她抓了吃食,才在她旁边坐下来。
、没事,我觉得挺好(5)
小姑娘指着自己拎来的篮子,里面是慢慢一篮子的土鸡蛋,花生,红枣,还有一碗炒玉米,明亮的眼睛一闪一闪地说道:“顾老师,知道你过来了住在高老师家里,我妈特意叫我送这些吃食过来给你,我妈说都是不值钱的东西,希望顾老师不要嫌弃。”
顾希希的心一下子热乎乎地,她笑着说:“你还记得顾老师,我高兴都来不及呢,怎么会嫌弃。”
“顾老师,谢谢你送给我的那个复读机,还有后来又寄过来的那个点读机,对我学习都很有用呢。”
顾希希一笑,摸了摸小姑娘的头发。她后来又去买了个现在最流行的点读机,把小学英语的所有课程都下载到里面,再寄给她,这样对她能更好地掌握课本内容,培养语音语感,很有好处。
大家边吃零食,边聊天,过了好久才各自散去。
等客人散去,顾希希才告诉父母,自己这趟过来的主要目的。得知马上竟然可以重建小学校。
母亲激动万分,一刻也坐不住,立马就领着顾希希去了村长家,村长也姓顾,算起来还是顾希希的老叔一辈,听说了这样的好事,也是乐得不行,立马就把校长和村里的会计也喊了过来。
几个人就这个事情开起了讨论会,后来又闻讯赶来了不少村民,最后干脆晚饭也在村长家里解决了,村长老婆熬了大锅的粥,烙了大饼,煎了鸡蛋,炒上大葱,放在饼里一卷,就着粥几下肚子就饱了。
吃完饭,男人们又上了酒桌,一边喝酒,一边七嘴八舌地你一句,我一句地商议起来,最后决定,明年一开春等冻土化了就破土动工,地基就设在原来校舍的旁边,反正村里空地多,围上一圈就好。
村长和校长表示自己去联合写个报告,送到乡里,无论如何在年底前要批复下来,顾希希又让他们尽早做出一个大概预算的报告,做好后由顾希希上呈给新成立的教育基金会进行审核拨款。
从村长家出来,竟已经是下半夜了。村里早已是一片寂静,只是偶尔听到哪里有狗吠声响起。
东边的夜空,挂上了一轮下弦,皎洁的月光洒在白皑皑的覆了一层雪的村庄里,宁静又安谧。
顾希希挽着母亲,沿着村道走向自家院子。路不远,几百米就到。
“你这孩子,真是有心人,这次是为我们村里的孩子们做了件大好事啊。”母亲轻轻喟叹,“我家从前的顾希希,倒是和你有几分像,从来不用我费心,可惜啊……”她叹了口气,又道,“我家那个小的,看起来倒和你差不多大,但我忙,她爹又不管,从小在家就养成了上房揭瓦的性子,现在到了外面,说实话,我真的是想起来就心慌,怕她哪天不知天高地厚地就闯了祸事……,不过,就她那性子,吃点亏也是好事,不吃亏,她就不知长进……”
顾希希默默不语,只是把母亲的胳膊挽得更紧了。
、过新年咯(1)
过了二十三,根据老祖宗传下来的风俗,现在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混”,所以村里好几户人家也热热闹闹地办喜事,嫁女的嫁女,娶亲的娶亲,几乎全村的人都跑去,有帮忙的,有看热闹的,大人孩子都乐呵呵的。顾希希也被邀去了几趟,虽然是属于看热闹一类的,但心情也被感染得喜悦不已。
离春节只剩下六七天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二十四那天,全家四口,一个不落,彻底打扫房子,清理箱柜,擦洗玻璃,就连床底下的尘土也没放过。好久没干这样的活了,虽然有些累,但心里很快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