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在拆石膏的时候表示这个小孩儿很有创意,我汗颜,季天赐的石膏上大笔签着对白“我是流氓我怕谁?”、“你是流氓怕苍蝇”、“天赐良缘”、“此缘是孽缘”,还有小猪流口水图,土豆自杀图……总之,这个上面密密麻麻的看不出原来打石膏的白纱布。
拆好后季天赐伸伸腿脚,还跳了两下把我吓得心“咯噔咯噔”的,万一没好他又跳骨折了呢?
医生说:“小伙子,暂时不要剧烈运动,注意休息,慢慢走路,循序渐进的蹦跳啊……”
季天赐很高兴,也不介意医生的啰嗦,走出医院,季天赐甩甩胳膊动动腿,再伸了个懒腰道:“我们去哪里逛逛吧~”
我实在是服了这个好动宝宝,“我怕你玩到最后腿太累了让我背,我背吧肯定会把你给摔了,我不背吧违反国际友爱条例……”
“你放心,我爬也会爬回去的。”季天赐信誓旦旦保证。
难得的周末我也想好好放松放松,现在常见的活动是逛公园于是我们顺应的去了公园。
正值初春娇嫩鹅黄的迎春花开,柳树抽出了粉绿的嫩芽,诗意的飘荡在河岸边,三三两两的孩子相互戏耍很童趣。远处还有哥德式的房子,公园在整修,这样的老房子大概也会被翻修吧,虽然说起来这个还算是文物。可是在大翻修前提下此又是危房一定会被拆。我对这种尖尖的公主教堂城堡有无法言喻的喜爱,颓废和惊人的美同时在一件事物上往往给人带来伤感和占有。
“走那么慢,你在看什么?”
季天赐猛地停下脚步,我一时不察差点撞上去,手指给他哥德式房子的位置,道:“在看房子啦!”
他目光远眺,“那个尖尖的有什么好看的。”
“你懂什么,这个是仿哥德式建筑耶!”他挑挑眉,一副“那又怎么样的”表情。
我顺顺气,一本正经道:“哥德式建筑是世界上伟大的建筑风格之一。哥德式原先含有轻蔑的意味,因为以‘艺术正统’自居的意大利人,西元第五世纪以后的500年间遭受来自北方的野蛮民族入侵,罗马帝国丰硕的文化成果被蹂躏破坏,进入所谓的‘黑暗时代’。文艺复兴之后,意大利人把北方蛮族统称为‘哥德人’,‘哥德式的艺术’便成为他们眼中‘北方野蛮人的把戏’。但随著哥德式艺术被后世肯定,‘哥德式’目前已经没有辱骂的意味,反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艺术派别名词了。哥德式建筑典型的特徵,在外观上呈现瘦高的骨架,通常可见高高的尖塔、顶部成尖形的拱门以及布满繁复雕刻的墙面;为了保持高窕的身材,墙壁不能太厚,於是出现大片大片的玻璃窗,后来玻璃窗更发展出描写圣经故事的彩绘玻璃;又由於个子高、窗户大、墙壁薄,主体建筑支撑的力量有限,於是在墙壁外侧发展出扶壁和飞扶壁,以加犟横向支撑的力量。
哥德式建筑发展至后期,在不同国家也出现不同的特色:德国著重在尖塔的高度向天爬升;英国强调整体端正垂直的缐条;西班牙专注於蕾丝花边般精致的石雕,极力展现灵动的生气;葡萄牙偏爱船舶、热带植物、航海用具等图案,以宣示他们犟盛的航海技术。
哥德式建筑整体外观因为高耸的架势、精致的石雕、缐条流畅的飞扶壁和色彩缤纷的玻璃窗,而显得富丽堂皇,非常吸引人的目光,是焦点中的焦点。”
季天赐“哦~”了一声,装作不在乎的样子说:“我倒想起了‘哥德巴赫猜想’”他不急不徐道:“一个是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第二个是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见我一脸迷茫的样子他又轻飘飘来了一句:“你也不是什么都懂啊。”
“你懂啊?真幼稚。”我撇撇嘴,男人这种生物不论年龄大小一样都是很好面子的,面子又不值几个钱。
“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在写给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一封信中,提出了两个大胆的猜想:一、任何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奇质数之和;二、任何不小于9的奇数,都是三个奇质数之和。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明确表示他深信哥德巴赫的这两个猜想都是正确的定理,但是欧拉当时还无法给出证明。由于欧拉是当时欧洲最伟大的数学家,他对哥德巴赫猜想的信心,影响到了整个欧洲乃至世界数学界。从那以后,许多数学家都跃跃欲试,甚至一生都致力于证明哥德巴赫猜想。可是直到19世纪末,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也没有任何进展。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有的数学家把哥德巴赫猜想比喻为‘数学王冠上的明珠’。我们从6=3+3、8=3+5、10=5+5、……、100=3+97=11+89=17+83、……这些具体的例子中,可以看出哥德巴赫猜想都是成立的。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攻克了‘1+2’,也就是:任何一个足够大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数之和,而这两个数中的一个就是奇质数,另一个则是两个奇质数的和。这个定理被世界数学界称为‘陈氏定理’。
我说土豆,你连陈景润做了什么事情成了大数学家都不知道啊?你理科真的好烂。”
“哈哈,真搞笑,我又不是搞科研的,我怎么会知道。小气,幼稚。”
季天赐突然把脑袋凑到我面前,我猛一看到这放大的俊颜被吓了一跳,近的面孔会变畸形的,当然恐怖。我把他脑袋一推:“你怎么不幼稚啊,故意讲这个哥德猜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