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 / 3)

+A -A

        张进露出一个鄙视的目光,看向罗万军:“怎么,罗总又不肯签约了?”

        “既然张董这么有魄力,我罗万军也不是婆妈的人!”罗万军得到眼神示意,干脆的掏出笔来,马上签了协议。

        张进也跟着签署了协议,这笔交易正式成立了。根据协议规定,他享有在1998年1月31日以7000印尼盾兑1美元的汇率,卖出15000亿印尼盾的权利。为此,他付出了1000万美元的期权费。协议在到期日以当期汇率用美元现金结算。标准银行将为整个交易提供担保。

        “我还有事,恕不奉陪了!”协议签订后,张进就没什么事情了。他一马当先,走出了这间会议室。何文耀和黎兵自然跟着,顾凯随后也跟了出来。

        张进一行人离开后,罗万军看向朴永洲:“你怎么看?”

        “这个张董,让人摸不清路数啊!”

        “是啊,他的那股自信,让我几乎动了放弃的念头!”

        与此同时,张进等人跟着顾凯回到了那间小型接待室。

        “张先生,恭喜您又签得一笔协议。”

        “先别忙着恭喜,能不能赚钱还是两说的事情!”

        “张先生似乎从来没有失手过……”

        “你调查我?”张进一皱眉,打断了顾凯,心里暗怒。

        第四十五章:人才问题

        “张先生,作为标准银行私人银行经理,我对自己的客户在标准银行相关账户中的资产是享有查看权的。不过您放心,标准银行的保密措施是很严格的。”

        尽管顾凯做了补救措施,解释的很好,但张进在微微松口气的同时还是有些不满。私人银行服务在方便了自己的同时,也让自己在这家银行的相关账户,在顾凯这样的经理面前几乎透明。

        还好,顾凯只知道张进的100万港元到标准银行账户之后的一系列操作,并不知道这100万港元是怎么来的。如果让他知道张进现在的资金规模不是从100万港元起步的,而是以1000港元起家的,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如果这个惊世骇俗的消息,无意中透漏给了媒体,张进恐怕会从此不得安宁。

        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张进的一份资料早就放在了杨素雯的案头。不过,富勤证券的胖子青年跑了,张进是怎么有钱在海外从事金融活动的这根线也就断了,而张进开户的银行属于海外银行,不在杨素雯口中的李叔那帮人的掌控。再说了,“李叔”他们不可能为了一个私人事件,动用大量资源和时间,所以他们的调查很有限,调查也只持续到11月底,结果也不完整。但即使是这样,他们还是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张进的身家恐怕不低。无形之中,张进蒙上了一层神秘光环,使得他在“李叔”所属的部门和杨素雯那里都挂了号!

        “顾经理,虽然我相信标准银行所谓的保密措施,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我希望你能够明白这点!”

        张进的资金量膨胀的太快,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他可不想被别人当怪物。看来要换一家银行了,或者多注册几个离岸公司,在各大银行都开上户头。而且不能找顾凯代为操作,必须找几家代理公司。经过多次改名,多次股权转让之后,进行交叉持股,让股权结构越复杂越好。这样,张进就可以隐藏在幕后了。

        “张先生,您不必过于担心……”

        “好了,不说这个了,我还有事情找你。”张进又打断了顾凯:“我想找一个优秀的私人教师,除了教我英语之外,在艺术和礼仪上也要给我更多的指导。这个人最好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女性,并且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精通中西方礼仪,最好再懂点商业知识!”

        “张先生,您要找的人虽然不多,但我们标准银行还是可以联系到几位的。只是这样的人要求较高,您要付出的费用恐怕不低!”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