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2 / 3)

+A -A

        “拿到了大概37。5%的股权,投票权大概占35%!”年百焘说出了一个对张进来说,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数字。

        “35%的投票权?”张进最关心的,当然是投票权。

        “是的!凤凰卫视管理层本来要求设置双重股权架构,我们没有答应。现在,只是让其管理层多拿了10%的投票权。”

        “这样也不错了!”张进算是接受了这一结果,稍一考虑,又说道:“年总,亚视其他股东的股份,现在是合适的收购时机吗?”

        “亚视?”年百焘也是稍一考虑,就说道:“我们现在有把握将持股比例增加到32。75%。不过,要将持股比例进一步提高。就要很长一段时间了,或许一两年也说不定!”

        “呵呵。不用急,慢慢来!”张进笑了笑,又随口说道:“年总,香港最近有什么大的消息?”

        “大的消息?大的消息当然是盈科收购香港电讯,我们已经透过燕京银行融资了20亿美元,给了盈科大力支持!李哲凯先生曾说过,要当面感谢您!”

        “当面感谢?那就算了!”张进可知道,如果李哲凯找他。肯定是借钱。因为盈科收购香港电讯,使用的是杠杠式手法,资金压力非常非常大。要不是李加乘的声誉,李哲凯的公司能不能将股价炒高增加筹码,能不能完成对香港电讯的和收购,都是未知数。

        “还有就是,李加乘先生新组建了投资公司。共投入10亿美元,用于投资在南中国海范围内拥有油气资源的公司。”

        “嗯,这个我知道!”张进点点头,又说道:“年总,燕菁银行沉寂的太久了,也该做出动作了!”

        “您是指人民币牌照?”这事当初想得很好。传闻的香港本地银行100亿美元门槛,一直没有下文,这让有意进军内地市场的中小银行一直就这么耗着。

        “不错,我们不能无限期的等下去,必须自己寻找解决方法了!”

        “那我查一查。哪些银行目前是可以收购的!”年百焘反应很快,要想提升实力。最快的方法当然是收购:“不过,张董,我们刚刚尽自己最大所能,贷出了20亿美元给李哲凯,这次要是发起收购行动,恐怕要稀释一些您所持有的燕京银行股份了!”

        “持股比例最多稀释到53%,多了不行!其余的,贷款、发行债券都行,你看着安排吧!”张进下了死命令,这也是他的底线。为什么不将纳指等市场上的钱调过来,当然是因为,现在的燕京银行,名义上是他的,可实际管理却在年百焘和粱鼎梆手上。他想的是,让燕京银行不停的收购,不停的扩张,让年百焘和粱鼎梆无暇思考其他。

        “好的!只是这样的话,只能先吞下一家小银行了!我们必须等李哲凯的贷款还回来之后,才能寻找下一个目标了!”年百焘喜欢的就是这种不停的扩张,他可是做投资银行的,没有这种并购案,那他岂不是太沉寂了。

        粱鼎梆就不一定喜欢这种不停的扩张了。银行“越做越大”,他的管理难度会越来越大,犯错误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大。那时候,他就不得不担心,张进可以顺势将他赶出去了。

        “你寻找目标吧!现在是银行业的大规模整合期,想要出售的银行会越来越多。当然,我们只挑最好!”交给年百焘,张进还算是放心的。因为燕京银行是一家上市公司,有监管机构、媒体、公众的三重监督,有第三方会计师事务所负责财务审计,还要随时面对张进这边的内部审查,如果年百焘不想坐牢,有些事就碰不得了。对于他们这样的成功人士,坐牢那么低下的事情,是很恐怖的!

        “明白了,张董!”

        “嗯,那先这样!”

        挂掉电话,张进还在寻思,也许中型银行也可以考虑。因为大多数银行的股权都很分散,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想要收购,并不难!不过,这事最好等到911之后,全球经济低迷的时候,收购活动才会“划算”。

        年百焘的动作很快,第二天就打来电话,第一太平银行成为其主要目标。这家银行也是香港的众多小型银行之一,只需50亿港元左右,就能取得其绝对控股权。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