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那稳婆的儿子如今已是个烂赌烂醉的混人。”林瑜却笑道:“劳烦大舅将这人悄悄地绑回来,一时间恐怕也没人注意。”
“很是,这样的人就是悄没声息地死在哪里没人知道也是常有的。”看着眼前年幼的孩子,张大舅不得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是宿慧这个东西的。三年前,妹婿一朝去了,妹妹怀着胎,心神大恸,紧接着难产而亡。
是这个那时年仅三岁孩子看出了自己母亲的死亡恐有猫腻,悄悄地与他说了,借着遣散众多仆役抓了那几个吃里扒外的东西,这才扯出原本算得上身家清白,甚至还给她上一胎即林瑜出生时接过生的稳婆来。
只可惜,人家早有准备,等他们发现不对时,稳婆一家都已经没了踪影。
从那时起,张大舅就打消了将这孩子接回自己家养活的打算,并说服了自己的母亲。
事实证明,让这孩子自己过倒更加好些。想到自家那些个不省事的兄弟,张大舅满怀着欣慰和心疼离开了林家。他需得调配人手,让自己心腹去一趟金陵。除了将稳婆的儿子给绑回来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打探清楚薛家在这里头到底出了什么力,有多大的牵扯。
当年害了他亲妹妹的人,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大舅老爷回了?”林老管家匆匆而来,身后还跟着一个轻轻松松搬着一口红木箱子的护卫。只见他规规矩矩地将这口箱子搬进书房,并不敢多看,便听着吩咐垂首离开。
不过走出几步,他就听见一个清亮的童音道:“回了,都在这儿了?”
“还有刚买回来的,都在这里了。”林老管家弯腰替他将盖子打开,这箱子本就是保存书籍之用,防虫蛀防水浸的好料,可不是沉得很。
林瑜左右看了看,嫌弃地低头道:“都搬出来放地上吧。”他从榻上拽下小毯子,毫不怜惜地往地上一铺,大喇喇地盘腿往上一坐,一页页地翻看起来。
见状,林老管家悄没声息地退了出去。
林瑜的阅读速度非常快,他的眼睛和大脑跟着指尖划过字迹的同时,信息已经反馈在了他的心中。
就是这样,整整一大箱子的内容他也没能在晚膳之前全部看完,但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在时间上他已经有数了。按照红楼的发展进程来看,如今堂叔林如海还任着兰台寺大夫一职,巡盐御史这个职位上更是一名汉姓为王的满人。
红楼的故事暂时不去说,不过书中隐约可窥一角的斗争在邸报上却昭然若彰,不是说上面有什么敏感的信息,而是林瑜综合对比了其中写明的许多官员任命、升迁、黜废、奖惩等等内容得出的结论。
当老皇帝拥有的不仅仅是年轻力壮的太子这一个选项之后,这个世界上权力最大的位置的交接就变成了一场可怕的风暴,特别是这个老皇帝的权利欲还相当的强的时候。
林瑜想了想,自那一条林海任职的小字后,就再未见到他相关的消息,可见堂叔做官的眼光还是有的,窝在兰台寺那个地方又安生又清贵,还正好避过了风暴。怎么给自己姑娘挑夫婿的眼光就这么差,找来找去竟找了贾家?
是被蒙蔽了,还是有别的缘由?他心不在焉地将看过的邸报往右手边一放,拍拍下裳站了起来,正好对上了敲门进来的白术那怔楞的眼神。
林瑜顺着她的目光往下一看,面对一片狼藉的地面,他终于恍然地想,也许自己真的需要找一个书童了。
第6章
找书童这一事暂且不说,按林瑜的脾性和他身上的秘密来看,需得慢慢寻摸,才能找到合意的。且急不得,倒是除孝这桩大事已经就在眼前了。
或者说,众人眼中的大事,林瑜自己倒半点不放在心上。
他身上原是父孝母孝双重孝,父母孝都是二十七个月,按照本朝的习惯,并不叠加着算。林母比林父晚走不过一月,也就是说,林瑜只消守上二十八个月,便可除孝了。
除孝本该邀请至亲好友,但林瑜自来爱清净。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从他那被整治得安安静静鸦雀不闻的宅子上便可窥一斑。秉性如此,他就早早与外家打过招呼,并不怎么操办,清清静静将事办了便完。
张老夫人怜他年小,又不忍亲见亲生女儿的灵牌,少不得应了。至于林族里其他人,林瑜就更没心思了。
是以初五一大早,林瑜自个儿起了,在后院小祠堂里大礼参拜了这一世的父母之后,由着白术灵芝他们伺候着换了身鲜亮的衣裳便算完事。
说是鲜亮,那也只是林瑜眼里,在白术她们看来,这不过叫没那么素罢了。天青的底子,略饰以灵蝶纹绣,叫她们说,原本的大红底子那才叫鲜亮好看呢。
白术蹲着身子,仔细理了理林瑜的衣裳,方起身满意地左右看看道:“这便好了,回头再穿着那件大红羽纱面白狐皮里的斗篷来,更好看了,保管老太太喜欢。”
林瑜听了,只得摇头,发梢上的金坠子随着他轻轻的晃动彼此磕碰,微微发出清脆的声音来。
白术便笑道:“您别只摇头,知道您不爱这红艳艳的,但是老人家一番心意,博她一笑又如何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