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瑜摇头道:“说到底,小生敬的,不过是自己心里的理罢了。”顿了一下,觉着听上去有些不敬,因笑道,“方丈快别放在心上,都是小生胡诌的。”
那方丈却慈眉善目地道了一声佛号,然后合十与林瑜一礼道:“这便是施主心中有佛了。”
林瑜听了,一时哭笑不得。
老太妃见他俩打完了机锋,方开口道:“林小子莫理他,老和尚参禅快参出魔来了。”说着,扫一眼林瑜身后的苏木,点点头,心道这便很好了。
老方丈笑道:“也比你这个混不吝的要自在一些。”领着两人进了后院他的方丈房,自己就坐在外间,品茗打谱,果然好不自在。
“他与我是旧识,等我走了还要叫他给我主持法会的。”老太妃笑一声,外头方丈就接口道:“老太妃好大的脸,老衲自当了方丈之后再不做法会的。”
“脸再大也没老和尚皮厚,你要是敢不做,我就夜夜入你的梦,缠着你叫你修不得佛参不得禅,日日不得安宁也就罢了!”方丈听了,低头一笑不语了。
林瑜含笑听着两个老人家斗过了嘴,方问道:“老太妃今日来找我可是想见见他。”说着一指门外苏木站着的地方。
她就一笑,道:“知道他活得好好的,见他作甚,以后的路自己走罢,我是管不得了。”敲了敲窗户,一个中年和尚就翻身进来,指了林瑜对他道,“细瞧瞧。看清楚没,这就是你们以后的主子。”林瑜一瞧,可不就是之前领他进来的知客僧么!
知客僧二话不说,就跪了,冲着林瑜磕了三个头。
林瑜一僵,还没来得及拦呢,人家都已经磕完了,他无奈地起身道:“我这辈子还真是第一次受这么大的礼。”将人一使劲给扶了起来。
和尚一愣,不意这个看起来纤细的少年公子居然有这样的力道,就顺着他的意思直起了身。
“我倒是好奇,你怎的就没用那个印信?”老太妃问道,“有段时间林如海的境况可是不怎么好。”
林瑜轻描淡写道:“哦,您说那事啊,那个我原本自有打算。”至于为什么不用那个印信么,他想了想,道,“虽然算不上来历不明,但是也完全不熟悉,彼此都没什么信任,用了我反而不放心。再者,我还没有抢夺一个老人最后一点傍身力量的意思。”
老太妃嗤笑一声,道:“说得好听,你怎就不说自己疑心太过呢?”
林瑜一笑,不置可否道:“人之常情,不是吗?我也不信,您当初想的不是帮过一次,还了收留这家伙的人情就好了。”
一老一小对视一眼,彼此勾起一个心照不宣地假笑来。
老太妃的心腹自然不止知客僧一人,她领着他见过了一个衙门里面的吏目——说来还是熟人,林瑜虽没见过他,他却知道林瑜。一个青楼的老鸨,还有人牙子等,三教九流不一而足。
这一回林瑜事先知道了,见有人跪就想先扶住了,没想到老太妃拦住了他道:“这个礼你非受不可。”
林瑜无奈,只好结结实实地受了好些人的大礼,完了对老太妃抱怨道:“我今儿真是折寿来了。”
“也不知你哪来的这破毛病。”老太妃哼一声,心道人家欢喜还来不及,就这孩子古怪,掏出一张单子甩给他道,“这些是我多年来悄悄置下的产业,有一些给你,那些化了红线的是给他的,你看他哪一天当得起来了就给他便是。”
林瑜接了单子也不看,反手扣在桌上,怀疑地打量老太妃,道:“我怎么听着这话头不大对?”
老太妃摆摆手道:“这个你别管,天命有终,你也管不了,好好待他们,我也就放心了。”说着就赶林瑜走。
林瑜眯着眼看了看她,又看了眼外头端坐喝茶的老和尚,一点头带着疑虑出了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