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2 / 3)

+A -A

        他好不容易冒险买通了驻守德胜门的将领,这一扇门是通外塞北的唯一一条通道,他别无选择。幸好,这个将领似乎也不愿意跟着一道陪葬,这才有了这样一个奇怪的承诺。

        等京城城破,就放他们一族出去。

        他一边想着将库中的私藏的甲衣还有弓箭拿出来给族人装备着,这以后去了塞北也要生活,他们带了大量的金银,要是不想被劫杀,自己武装起来才是最明智的途径。一边手脚不满地收拾着自己实在舍不得扔下的爱物,远处隐隐的轰鸣声传来。

        他脸色一边,直起身几乎不顾形象地跑出去一看。

        东面星星点点点火光昭示着什么,建贤再清楚不过。

        林瑜攻城了!

        第102章

        很多满人人家和建贤做了同样的选择,在林瑜北伐的消息传过来的第一时间;就已经开始收拾金银细软了;整个京城中更是一副人心惶惶的景象。也难怪卯兔坐镇着的醉仙楼都被贼人给摸了进来,幸好来的只是两个街面上的闲人;不见了也不会有多少人关心。

        等林瑜那边大军一到;普通的老百姓倒还好;隐隐约约听过了汉军军机严明的名声;但凡屯得起粮的;都关门闭户自家过日子。也幸好这时候京城中的那些旗兵也没有心情打家劫舍;这才让大多数的百姓得到了保全。

        这时候的百姓对着灾害仿佛有着天然的直觉,当林瑜知道自己驻军的村子里就有为数不少从城里拖家带口逃来庄子上的百姓时,不由得失笑。这些人早在林瑜宣布北伐之前就带着粮食聚众离开;如果俭省一点的话,他们屯起来的粮食也足够这么多人数个月的嚼用了。

        想必粮价的高涨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那边厢;东城门上头恍若烟花一般的火箭炮升起。这边,卯兔就将手中所有的暗子全都撒了出去。永乐大典已经在搬运之中;他们买通了翰林院里面的几个吏目,他们对所谓的什么古籍没有丝毫的念想。只知道自己能在国难当头发一笔财;下半辈子也好过了。

        也幸好本朝对永乐大典向来并不重视,一直任凭这两万多卷的煌煌巨著丢在翰林院的一个角落里面堆灰,这些边缘的吏目才敢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他们甚至还热情的闻卯兔的下属;是不是还需要别的书册。

        翰林院这边还只是卯兔手中一部分的棋子;另一部分被他洒在了城中的东西两面。正所谓东跪西富南贫北贱,南北那边都是讨生活的百姓;现在恨不能安静的只当自己不存在,实在没有什么好看的。倒是另外两面都是朝中大臣以及满人聚居的地方,按照汉王的规划,这些人以后都是免费的劳动力,跑了一个都算亏。

        再往北的德胜门那边他使了自己的心腹小子去盯着,卯兔知道那个守城门的将领已经暗中收受了众人的好处,只等城一破,就会将这些人都往北方。

        卯兔细心地穿好身上的军装,这还是金陵那边军服改制的时候给地支专门配备的。按照现在的制度,他们依旧直属于林瑜。但按照计划,林瑜以后就算即位也不会卸下身上的全军统帅的身份。因此,地支也不用再面对前明锦衣卫这样尴尬的地位,属于军中体系的一部分。

        就比如卯兔身上就有着一个千户的职位,黄石直接就是将领级别。据说等真正建国之后,军中还要引来新一波的改制。不过那时候主要再加上一个军衔,算是给众位从军之人发福利。

        他现在要去见一见那个愿意收受好处的驻守德胜门的将领,自然要穿上代表着汉王殿下的军装。军靴中掖上一柄匕首,腰间配上已经填好了弹药只差上膛的□□。都在最顺手的位置,相信以他们的本事,就算谈崩了全身而退也不是什么问题。更何况,还有东门那边正在攻城的汉王殿下作为他们的后盾,这群丧家之犬只怕也不敢对他们怎么样。

        他披上大氅,将身上的军装遮掩严实,跨上马匹就直奔北面德胜门。

        靠近德胜门一里处,他手下的小子已经在一处民居等着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