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1 / 3)

+A -A

        他拜别了母亲,带着自己的妻儿上了京。

        因为干部培训学院开学的时候还没到,他这一路还是走的京杭大运河,沿途悠哉地看着风景。哪怕他身上没有宗室之名,但是其他知道他乃是姑苏林家之人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丝敬畏之心。

        他还看见了各地正在修建铁路的工程队,边上是一对对的大兵列队保护着。之前那一次蒸汽机试验,他也正好赶上了现场,现在看见他们向着沿海的方向修建铁轨,不免十分的期待。

        这没过多久就能修到家乡了,到时候来往便宜,没准家中父母还能在有生之年游遍大好的江山。

        像林珩这样明事理的终究不多,不过他这在京中得到的待遇也足够给留在姑苏的族人一个信号,只要乖觉,皇帝陛下不是完全不念他们。

        一时间那边的蠢蠢欲动全都偃旗息鼓。

        现在国内堪称一片祥和,但是北方的战线却一直在向外推进。打头的就是已经去过了一次北方的苏木,现在他已经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副将,手中掌管着一万的兵力。

        对于苏木来说,走到现在的地步,他完全可以走到已经被撸了王爵的原西宁郡王面前,甚至恢复自己的本名,想必那个不配做父亲的人脸色一定相当之精彩。

        不过,已经在军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的苏木放弃了这个想法,或者说,他更想堂堂正正地率着三军将士封狼居胥。苏木这个名字他也已经用了十来年,已经刻在了他的档案上,这辈子是不会再改了。

        在大事初定的时候,林瑜就问过他,是不是换回原本的姓名,他当场就拒了。要说刚留在林瑜的身边的时候,他对着那糟烂的一家子还有着想要报复的想法。在兴化府他随着王子腾而去的时候,他就已经打定了主意,这辈子再也没有金焱了。

        打马看着眼前广阔的天地,他吆喝着部下回新建好的堡垒之中。对于掌管游牧民族来说,最难的部分也就是他们逐水草而居这一点,草原太大可不就是不好打了。

        不过,难道关外的牧民们就不向往着稳定的生活了吗?若是那边的土地适合农耕,想必这些人也愿意过上安稳的小日子,谁愿意每年迁移,一不小心就面临着族人饿死的危险。

        这种牧民们适应数千年都没有办法改变的情况在林瑜看来,其实还是生产力不足而已。前一段时间他已经命手下的大农研究贮藏饲料的技术,如今已经成功了。

        对付关外的牧民,林瑜是一手按着刀子一手拿着糖果。刀子就是苏木这一柄,糖果就丰富多了。但凡愿意降服于大汉的,林瑜允许他们建城而居,同时设置榷场。允许内外商人往来交易,收购牧民们的牛羊马匹,并带去他们需要的盐铁。

        如果,那些贵族心慕中原的,林瑜也允许这样的人进关居住。当然这样选择的人暂时只有一个,毕竟这些部族的首领再傻也知道,这些苦哈哈的牧民们是他们的根基。

        那个选择成为大汉国民的贵族在草原上收到了所有人的一致嘲笑,进关虽然好,也带上了所有的钱财。但是,却把部族卖给了大汉,可以后的嚼用怎么办?还不如住在大汉建好的风雪不侵的城池里头,享受着牧民们交易后交上的税,不一样是享受么?

        却不知道,在这一家子眼中,那些贵族才是真的傻子。看上去他们是亏大发了,部族也不要了,带着钱财就进了关做了一个普通的汉民。但是这个已经将姓氏改做了卓的族长却知道,自己却是得了长远的好处。

        全部的身家就不说了,作为一个中等部落的族长他还是有些积蓄的。他名下的牛羊都卖给了汉军,留了最神骏的几匹献给了皇帝陛下。这些就换来了一笔进账以及留住京中的户籍。

        更重要的是,他还在骑羊的小儿子以及日后还没影的小子们都已经给预定下了皇家学院的位置!而他几个长成的儿子也如愿加入了汉军,以后只要有军功,封个爵还不容易么?

        留在草原,那才是大傻子!卓宇明觉得自己就像是皇帝陛下给自己取得名字一般有先见之明,不过,要是没有那些大傻子的衬托,也不能表现出他的诚心啊,这么说还得谢谢那些人,他心想着,美滋滋的。

        这个卓宇明还真不能说他就是完全在自夸,能在林瑜的几手政策之下坚定地选择进入关内这个看起来最严苛的选择,不得不说他真的有几分眼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