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1 / 2)

+A -A

        遣恍诺摹?br/

        林瑜就笑,然后指着地图上道:“越是遥远的地域,帝国的影响力就越低,全民征兵并不妥当,也耽搁过国家发展的好时机。”无论他多讨厌这个国家,有一件事情得承认。只要能吃饱饭,倭国武士阶层的单兵素质还是不错的。“我想着雇佣倭国武人组成雇佣兵,将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交由他们去。”

        管云飞这才知道为什么林瑜需要自己亲自往倭国跑一趟,实在是这样的事需要他和德川幕府面谈。因为名为合作,实则却是将这个国家化作帝国的鹰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还真是会使唤人,管云飞在心中哀叹,但是皇帝陛下一颗拳拳之心都是为了帝国,他一个臣子难道还能出声抱怨不成。他便道:“只不知是个怎样的雇佣法子,武器怎么说?”钱粮都是小事,就是这武器比较敏|感,需要林瑜亲自下主意,那占据了兵部的军士们才会服气,闹不起来。

        “库里不是有很多淘汰下来准备熔炉的制式武器么,别浪费了,擦擦干净照样能用。”那些武器早就被用惯了好东西的帝国军队给换下来了,在他们的面前那是不堪用,但是放在世界上,杀伤力依旧很不错,“雇佣方式你去拟个条陈来。”

        说到这里,林瑜想起了还留在国中的倭使,便道:“那个伊藤不是削尖了脑袋想得个国籍么,你去跟他了解了解倭国的行情,想必他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对于效忠打败了他们的大汉帝国,这些倭人可不会有什么心理压力,更扯不到什么卖国上去。就算伊藤这一趟的出使遭遇了差点丧命的危机,但是国内羡慕他的人依旧如过江之鲫。

        雇佣武士还只是第一步,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雇佣兵团也会随之扩大,接下来就是雇佣普通民众了。雇佣军的训练自然由帝国军士来,指挥官也由帝国军士领着,再穿插上帝国军队。还有能比一道战斗的军队,更适合在他们的脑海中塞进为大汉帝国效忠理念的地方吗?

        “倭奴王一系全都死了个干净,德川幕府若还想要那个位置,还不得好好的巴结帝国。”条约中刚再次强调了两国的宗属关系,若是他们想要名正言顺地得到王位,帝国的封王诏书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管云飞并不是很担心,笑道,“那臣下就走这么一趟吧!”

        第120章

        说是要出使倭国,但是在此之前;管云飞且还有成堆的公务需要他亲自解决。在倭国的那些天;手下的活计也要交托给合适的人选。

        更要紧的,是林瑜刚刚布置下的条陈。

        两国之间的条约且不论;就算签字的倭奴王死了;德川幕府照旧不敢不应。这个派遣雇佣兵还要另外签条约;这一回林瑜的意思;没必要将人给压榨得太狠了;稍微宽松一些;让他们都亲身感受到为帝国服务的好处才是。

        是以,他一回鸿胪寺,就请人唤来了伊藤。

        一见面;管云飞就笑道:“伊藤大使,你的机会来了!”

        急匆匆赶过来的伊藤一头雾水;他直起腰,看见管云飞含笑看着他的样子;想起之前自己头疼的内容,不免大喜。他再一次恭敬的一鞠躬;道:“还请管大人指点迷津。”

        管云飞满意地一颔首,道:“适才皇帝陛下招我过去,说了一桩大好事。这事儿要是办得漂亮;你的国籍就有着落了。”

        “请大人不吝赐教。”伊藤凑上去一点;一脸的急切。

        管云飞就如此这般添油加醋地说了,然后道:“皇帝陛下觉得倭国多少武士被幕府这么养着实在是废了;是以降下不世出之隆恩,需倭国出兵士,钱粮武器借由帝国提供,作战勇敢者,积累了足够多的功勋,便可兑换国籍。到时候更可以加入帝国军团,和帝国军士普通一等的待遇,勇者日后更可封爵,岂不是天大的恩典!“

        管云飞不愧是做鸿胪寺卿的,天天和各国的使臣们打嘴仗,皮子都变得油滑很多。一句话说下来,直叫伊藤听得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加入军中,为帝国厮杀。

        伊藤猛地起身,一个大礼行得恨不能腰都折过九十度去,道:“必当一心为帝国效劳!”俨然自己当做了帝国的一份子,什么幕府什么倭国全都给丢到了脑后。接着,他就细细地和管云飞说起国内如何,幕府又如何了。

        要不是他现在身为使臣,又被幕府效仿着大汉追加了五年的任期,恐怕他这一次必定要跟着管云飞一道回国,亲自鞍前马后的伺候着才好。

        不过,他不能出面,也不能叫好吃被其他的家族给得了去。伊藤琢磨着,当天夜里就给国内的伊藤家去了一封信。命自己的胞弟届时需好生招待上国大使,并将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做得决定一五一十地告知了他们。

        之前,他因着没有找到举族得到帝国国籍的方法就没有在信件中透露这个决定,现在他自觉时机成熟了,又有了机会,实在不该放过。

        却说伊藤的胞弟,伊藤新之助在接到自家兄长来自帝国信件之后,就面色一变,拿着那一份重若千金的信起身就去找了族中的长老。他们兄弟两个父亲去的早,正是那一位长老细心将他们教养长大,并扶持了兄长坐上了族长之位。现在面对这样关乎到整个族群的命运,他也不敢擅做主张,去找那一位已经就不管事的长老,听听他的意见。

        新之助相信自己的兄长些这样的一封信回来,也有着请长老参详的意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