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1 / 3)

+A -A

        这是在鼓励军功,鼓励参军。特别是林瑜在倭国来了一手雇佣倭国武士为军,这段时间他可是都听到好些要去参军的声音:不能叫皇帝陛下失望,觉得国内无人可用!

        这雇佣兵还没建出来,各地征兵处报名的人数就已经停下了下降的趋势,开始逐渐上升。他曾经仔细研究过当朝的政策、包括还没有立国之前的,借此了解到现在的这一位皇帝陛下可从来都不是什么随便做决定的人,军中流传出来的运筹帷幄之名犹在耳边。

        是以,他觉得,雇佣兵应该只是其中的一环,而借此刺激一波国内的参军热却是皇帝的主要目的。

        至于为什么要刺激国民参军,只有一个解释,这一位长于征战的皇帝陛下又要动兵了!

        所以,现在不参军,不去挣功勋,还等什么时候呢?

        且不说他这一番猜测探中了林瑜几分的心思,至少这人敢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果断地付出行动这一点,已经走在了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的前面了。

        他有一句话没有说错,这个时代充满了机会,只要愿意去干,勤劳的国民们大多数都能混得不错,至少也可以的一个温饱。

        既然征兵,那么自然有需要用兵的地方,这并不代表着林瑜会想之前征伐倭国的时候,再来一次报纸上的全面宣战,图一个师出有名。在朝堂上唯有一部分掌管国库支出的户部堂官以及兵部才知道帝国一直以来一直再向着北方推进。

        这个时代的商户大概是最幸运的群体了,他们可以在军队的保护下,跑到国家的最北端去和牧民做生意,再也不用冒着生命的危险。走私是不可取的,帝国的军队就像是他们一开始起兵的那样秋毫无犯,只要这些商人乖乖地待在城中交易,缴纳税收,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还不用忍受风吹雨打、霜雪满天的苦楚。

        在这个草原上,走私是犯忌讳的。若只是被抓到给已经臣服于大汉的牧民私下交易,数额不大那还好,罚金了事。但是,一般来说,真的能够走到最北面做走私生意的哪里还看得上这一点点的金银,还没有正经在城中榷场大笔交易来得爽快。

        所以,真被抓住的走私,可都是向还没有臣服帝国的牧民们走私盐铁这样要紧且利润巨大的货物、甚至还有军队淘汰下来本应该被熔铸的火枪!就像是明末的时候,山西几大家做得那样。

        前面两种的东西就已经足够要命,再加上这最后一种,妥妥的叛国罪。汉律中有一条,所有确定叛国罪的国民不再享有任何国民权利。

        火枪走私的被抓到,还是在准备倭国雇佣兵事宜的时候,一个长于数字的库管发现的。这个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机灵得很,他虽然相信自己的计算出来的数字,却不敢贸然前去举报,生怕落进了上头不知哪一位的手里。在他看来,这些火枪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流出去,就说明必定有一个足够大的人物遮掩着,须得万事小心才可。

        他又不愿意匿名举报,因为按照汉律,匿名举报会不会受理是一回事,就算受理了确有其事,也没有奖励。他正是因为万分确信,这才不愿意放弃实名举报会有的奖励。想想看,涉及到火枪流动的赃款会有多少!更何况,若是查到性质恶劣,举报人可是有功的。挣一个功勋多难啊!

        初生牛犊不怕虎,他算盘打得响,也敢于冒风险,还真叫他给成功了。

        举报系统也可能有猫腻,但是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他是绝对放心的。不是别人,正是林瑜。

        这话说得荒谬,但还真合该这人拿了这一份的功劳。这人长于数算,在京城数算爱好者的圈子当中很有几个洋人。洋人的圈子更小了,马库斯·西塞罗作为一个混得最好的人可谓是鼎鼎有名,西人就这么几个,谁和他没有几次脸缘呢?就算搭不上什么话,但是知道他出现在哪里还是很容易的。

        作为一个帝国国民、还是个不大不小的军队库管,这个年轻人要和马库斯搭上线可容易得很。是以,这件事就这么直接被捅到林瑜面前去了。

        当子鼠被林瑜唤过去的时候,几乎是一脸茫然的,毕竟他现在管着已经算是洗白登岸的调查处。这个部门并不需要身为皇帝林瑜去特地吩咐什么,有他自己的运行方式。

        当听到居然有火枪流出这样要命的事情之后,子鼠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这是皇帝陛下给他的一桩大功劳,就是让他亲自出手的意思。

        当然,更重要的,是给调查处立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