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
话虽如此,真实情况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至少比之奥内斯特大臣暴政时期,还是要乐观不少的。
毕竟实打实的军事力量摆在这儿,有布德、哈维尔、艾斯德斯这三位“帝国最强”坐镇,就如同三根矗立于帝国中心的擎天之柱,无论是面临何等惨烈的战争,相信都能克服过去。
所以现在最应该担忧的问题,反而不是战争的结果,而是战争过程中所带来的内需消耗和军事破坏。
每一场战争都是一次毁灭,这绝不是开玩笑,与天灾相对,人祸的威力也是分毫不弱的,这无疑会让帝国战后的重建工作变得愈发艰难。
在大殿内文官队列的另一边,相隔了大约五米远的位置,还站着十几位身披戎装的将士,这些人的军职最低都是万骑长级别,没有一个是等闲之辈。
除了一些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老面孔之外,其余人都是在帝都内乱之后被破例提拔上来的,全是经过严格筛选,有真才实干的人。
因为考虑到即将要面临的战事,乔利早在昨日就特地通知了他们,让这些武官第二日前来上朝,大概是要在朝会中直接分配任务,然后前往不同的战线进行支援。
布德、哈维尔、艾斯德斯三人无一缺席,全部到场,其中阿罗文也规规矩矩地站在后排,竖耳听着乔利对当前战局的分析,毕竟事关战争,动辄就是成千上万人的生死,由不得他不认真对待。
小皇帝认真听完乔利的报告后,也认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小脸顿时紧绷起来,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慌张之意。
但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了乔利跟他说过的一些话:身为皇帝之人,乃群臣之表率,无论是面临何等危机的事态,都要沉着冷静,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尽力运转着自己的大脑,小皇帝思忖了片刻,说:“无论是西方异民族还是安宁道,他们的行为都是在挑衅帝国的威严,因此,必须以最快速度平息这些骚乱,方能震慑其它的宵小之辈,让他们知道触怒帝国的下场。”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整理自己的语言,又说:“所以朕认为,这次平乱的任务可以交给哈维尔和艾斯德斯两位将军,他们都是勇冠三军之人,同时也精通韬略,拥有多次参加战争的经验,定能胜任……众爱卿以为如何?”
言毕,小皇帝有些忐忑地看着下方的群臣,在治国方面,他一直以来都是依赖他人的意见,像这样以自己的意志提出看法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不确定到底有没有说错什么。
这样的改变,对他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大的突破,也是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深刻反思的结果,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众多臣子乐见其成的发展。
大殿内安静了几秒,随后就是此起彼伏的认同和赞叹的声音,有些老臣感慨于小皇帝的改变,觉得看到了帝国未来的希望,竟忍不住潸然泪下。
一直合着双目像个沉睡雕塑似的布德此时也睁开了眼睛,那冷硬如铁石的坚毅面庞上,缓缓勾起一抹欣慰的笑意。
“陛下确实成长了,跟以前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样子,先帝若是在天有灵,一定也会为此感到高兴吧……”
“这都多亏了乔利先生,要是换个人来教导陛下,恐怕也不会有这么显著的效果。”哈维尔感叹说。
“是比以前出息了一些,应该是奥内斯特那件事让他受了不小的刺激。”艾斯德斯笑了笑,“不过比起现在,我倒觉得以前那个仿佛永远长不大的小孩子更可爱一点。”
哈维尔看了她一眼,摇头说:“没有人会永远长不大,根据人生经历的不同,或早或晚的问题而已,谁也逃不掉。”
“迟早有一天,曾经懵懂的孩子都会明白,温柔的世界只是假象,真实的人间其实并不美好,更多的是残酷和挣扎,他们必须明晓这一切,然后去面对,不然就活不下去。”
而这时,乔利抬手压下群臣杂乱的声音,正色说:“陛下的想法没有任何问题,这确实是最为稳妥的解决之法……另外,东南方蛰伏的革命军虽然暂时还不见动向,但仍然是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不过既然有大将军坐镇帝都,就算这些贼子有什么小动作,想来也是无需担忧的。”
得到了乔利的肯定,小皇帝显得很是振奋,欢声说:“哈维尔将军,还有艾斯德斯,你们可愿接受这次出征讨伐逆贼的任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