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2 / 3)

+A -A

        另一边,原本栖息在无尽沙漠的西方异民族也大举兴兵,进犯长歌要塞。

        西部总督杰勒米·卡尔查斯中将亲临前线坐镇,甚至还打算反攻,但他却低估了这些自小就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的沙漠之民的凶悍,首战便以惨败告终,他自己更是差点被一个使大锤的光头恶汉砸成肉屑,亏得手下的护卫拼死援助,才以折损三分之二人马的代价退守回长歌要塞。

        这一战打得西部军团士气低迷,而沙漠之民也在一场大胜之后变得气焰更加嚣张,雄踞帝国千年的长歌要塞已然隐隐有陷落之险。

        面对这样的危机局面,帝都方面很快就拟出对策,派出了在国内享有“最强”之名的哈维尔和艾斯德斯这两位无双强将,分别领兵支援东西战线,仅余下大将军布德和他麾下的近卫军团镇守帝都,意在警戒盘踞在帝国东南,此时意向不明的革命军。

        时代的浪潮袭来,历史的车轮正在滚滚向前,就在这注定载入史册的一幕上演之时,哈维尔·萨尔蒙多已经率先踏入了属于他的战场之上。

        眼前是雄伟壮丽的城关,高达三十米的厚重城墙沉淀着累积千年的历史韵味,城墙上人影重重,都是些手持明晃晃武器的兵士,他们的队列站得不甚整齐,偶尔还能听见窃窃私语的声音,显然军队纪律并不严明。

        在城关最上方的桅杆之上,此时正飘扬着一面白色底纹、绣着赤红十字的鲜明旗帜,那是安宁道宗教的教徽,现在是他们的圣旗,彰显着这座城关目前的归属。

        城关之下,距离城门中央大约五百米的地方,从帝都和西南军区到来的五万雄兵汇聚成黑色的洪流,宏大的军容壮观无比,与城关之上的教徒们遥遥相对,不少人摩拳擦掌,似是对接下来的战斗有些迫不及待了。

        浓烈的铁血气息在紧张的氛围中迅速蔓延。

        身穿一袭规整的军服,哈维尔骑着战马坐镇于军阵后方,统领全局。

        他昂首仰望着眼前的雄关,脑海中回忆起帝国建国千年来流传的以此地为舞台的英雄故事,心生神往的同时也不由得微微感慨。

        哈维尔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居然会率兵攻打这里,人生还真是世事无常。

        自从他挥师东征,并以宗教都市杰洛克为最终的战略目标,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在东进的过程中,他与安宁道的教众军打响了多次战役,规模有大有小,但无一例外都是哈维尔取得了最后胜利。

        正如哈维尔所预料的那样,这群由信徒或是暴民组建起来的军队,并不具备和正规军匹敌的战斗力,他们或许人数众多、规模庞大,但若是与以勇猛和团结著称的西南军为对手,则无疑是一盘散沙,每每冲突爆发不到半个小时,教众军的战线就会全面崩溃。

        就这样一直持续着连胜,西南军的士气愈发高昂,哈维尔同时也将安宁道所控制的城市一一拿下,慢慢蚕食他们的地盘,并一步步将教众军逼至杰洛克最后的屏障之地——也就是眼前的虎口关。

        这座关口坐落于两条山脉山隘的交界处,有着天然的地利,并且墙高城厚,绝然不易突破,是足以媲美钢铁要塞的大型防御工事,在整个东部战场上也占据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只要哈维尔攻占了虎口关,前方通往杰洛克的道路就是一马平川,再无险可守,甚至还能与海军基地罗斯托克遥遥相望,形成毫无缝隙的包围网,将安宁道的势力彻底封锁在特定的范围之内。

        形式一片大好,当然,前提是哈维尔在这一次的对阵中仍能取得胜利。

        从军事的角度来思考,哈维尔必须得承认,这座城关确实不好打,即便是骁勇善战如西南军,想要不付出一定代价就拿下这里,也是绝无可能的。

        “唳!”

        就在哈维尔陷入沉思的时候,天空中忽然传来一阵嘹亮的鹰啼,紧接着,一只有着浅灰色翎羽的雀鹰便从天而降,扑腾扑腾落在了他的右肩上。

        “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哈维尔偏过头,注视着肩膀上的雀鹰,轻声问了一句,看他的神情和口气,就好像是在跟眼前这个鸟类说话一样——事实也正是如此。

        “我在上面看到了疑是反叛军指挥官的人,他就在城墙中央的巨型城防炮后面,穿着一身安宁道的修道服,非常惹眼。”那只雀鹰居然口吐人言,“另外,指挥官的身边还有一个负责护卫他的男人,手里拿着一把巨大的长镰刀,我认为那应该是一名帝具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斩赤之荆棘王座 第128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