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1 / 3)

+A -A

        “运气确实不错,这湖里的鱼颇为肥美,却很难钓,想要吃上这么新鲜的,还真不容易……今天朕吃的很开心……”太上皇一个人吃了三条烤鱼,还喝了一碗鲜甜的鱼汤,颇为满足。“好了,朕也不打扰你们了,你们继续吧。”吃饱喝足,太上皇老人家拍拍屁股走人了。

        “恭送太上皇……”送走贵人,陆昳两口子摸摸脑门上的冷汗,再也没有了初时的兴致,一家四口匆匆忙忙用完餐,便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两个孩子乖乖巧巧的,岑儿、昕安都再不敢胡闹。

        马车路过贾府后门,贾萱竟然刚好看到几个太监从后门出来。这些不会是去贾家勒索钱财的太监吧?

        几年前,因为错过选秀,兼之年龄大了,拖不到下一次选秀,贾家老太太托人将贾元春通过小选送进了宫,一去就是几年,听说一开始进宫干的都是伺候人的脏活累活,颇受了一番搓摩。后来,也不知道贾家往里塞了多少银钱,找了什么人走关系,前年,贾元春才好不容易到了皇后身边,成了一名女官。

        如今想来也算站稳了脚跟,可惜贾家对贾元春的希冀从来都不只如此,要想更多的富贵,要想将来能庇护贾家,贾元春就得想方设法往上爬,其间所耗费的金银又哪里是日渐没落的贾府能够承受的住的,也难怪,贾家老太太要把主意打到带着绝户财的林黛玉身上,只是这一次林如海怕是没那么蠢,让她得逞吧?

        书中,林如海让小小年纪的林黛玉只带着不能拿事的王嬷嬷和还不知事的雪雁进贾府,恐怕一来是对贾敏一直提及的娘家非常信任,二来也是贾母的意思吧?一句‘贾家那么多丫头仆妇,黛玉过来,难道还怕没人伺候?’林如海也不好意思让多带人过来吧?要不然岂不是对贾母不信任不尊敬?

        可是如今,贾母,贾家的行事作风已经被林如海所知,据祁安来信所说,这次,林如海可是给女儿黛玉准备了两个管事嬷嬷,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还有四个粗使婆子,两个跑腿传话的小子……

        也不知道,这次贾母要把黛玉安排到哪儿住?

        回到家,贾萱也没了心思再去想别人家的事儿,还是先管好自家事儿,才是最重要的。“岑儿回房,禁足半个月,抄一百遍孝经、家规,回头我跟你爹商量给你找个嬷嬷,好好学学规矩。”

        “娘,我保证,以后一定听话,不要禁足,不要抄家规好不好?还有嬷嬷也不用找了,我规矩挺好的啊,还是娘亲自教的呢,不用再学了……”

        “不行,撒娇也没用,老老实实去给我抄家规去,再痴缠,抄两百遍。”贾萱板着脸,分毫不为所动。

        陆岑儿又想去找陆昳求情,陆昳摇头,陆岑儿只得老老实实的回房去抄家规。昕安也跟着离开了。

        打发走两个孩子,贾萱捏着眉心整个人摊在椅子上。“回头我就让人去打听,看看有没有规矩比较好,为人比较严厉的教引嬷嬷。岑儿不小了,性子却太过跳脱,之前还不觉得,只觉得她还小,想让她松泛两年,可是今天这事儿是真的吓到我了。”

        “找个嬷嬷教教也好。”陆昳点头,“你也别太操心了,岑儿还小,离议亲还有两年,来得及的。”

        “但愿吧,也是我自己规矩没学好,要不然也不会……”贾萱此时无比后悔,原主是个庶女,没有学过太多规矩礼仪,嫁人后她的一些礼仪也都是现学现卖,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且她一直觉得古代的女人可怜,小小年纪就要嫁人,操持家务,孝敬公婆,所以想让女儿在家的日子过得轻松些,却不知道,只有能完全驾驭游戏规则,才能在规则内尽可能的让自己活得更好。

        经了太上皇事件,贾萱对陆岑儿的规矩礼仪彻底上了心,教引嬷嬷的事儿也一直着人打听,很快就有了消息。

        “奴婢在宫里呆了二十多年,之前是伺候老太妃的,后来老太妃过世出了宫,出宫后原本想回乡投奔兄弟侄子,谁曾想二十多年过去,物是人非,奴婢托人找了一年多一点消息都没找到,奴婢便也灰了心,只得又回了京城,谋份生计”

        “我们小门小户的,嬷嬷愿意上门,我们也只有高兴的,若是嬷嬷愿意,岑儿以后可以为嬷嬷养老,只希望嬷嬷能多用心”

        “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宫里嬷嬷出来,有的是大户人家来请回去教导家里姑娘规矩,严嬷嬷这儿陆家也不是第一个,她看重的就是陆家人口简单,事儿少,在宫里这么多年,勾心斗角,能够活得稍微轻松一些,当然是最好的了。

        严嬷嬷是个三十出头的妇人,长相端正,圆脸,可能是在宫里呆久了,脸上表情很少,乍一看有些严肃。但是规矩真的很好,在宫里浸染二十多年,很多规矩已经深入骨髓,就连医术、养身、厨艺都很有一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