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同类的其它思维活动中也会有类似的现象。
1〔1930年增加的脚注〕:自从他出版了《拉玛克里西纳传》(rr)(1929)和《维夫卡南达传》()(1930)这两本书后,我没有必要再隐瞒我在文章中提到的朋友就是罗曼。罗兰(r—r)〔罗曼。罗兰在《幻想的未来》出版后不久,于1927年12月5日给弗洛伊德写了一封关于“海洋般浩淼的感觉”的信。〕2克瑞斯塔。第瑞支。格拉柏(rrrb)(1801—1836):“确实,我们不可能脱离这个世界,我们永远呆在这个世界上。”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讲,我不能让我自己信服我具有这种慰藉性质的感觉,但是,我不否认它确实存在于其他人身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正确地解释了它,是否应该把它看作是宗教全部需要的根源。
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我提不出什么具有决定意义的建议。通过一种一开始就是致力于使人和世界结为一体的目的的直接的感觉,人们知道了他们与周围世界的结合——这种观念是不可思议的,是与我们的心理结构相悖的。因此,有必要寻找一种精神分析的方法,即发生学的方法来解释这种感觉。下面的思维线索说明了这一点。通常,我们没有比对我们或我们的自我1更确定的感觉了。在人们看来,这种自我似乎是独立存在的,单一的,与其它一切大相径庭的。但是,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恰恰相反,自我向内延伸到一种无意识的精神存在中,我们称之为本我。二者之间没有什么明显的界限,自我是掩饰本我的门面。上述发现最初产生于精神分析的研究中,这一研究在自我与本我的关系方面,还有许多东西将会告诉我们。但是,对于外部世界,自我似乎总是保持泾渭分明的界线。只有一种状态——一种公认是不平常但不应贬之为病态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自我不保持它与外界的界线:在恋爱的较高境界中,自我与对象(b)的界线有消失的可能。热恋中的人宣称“我”和“你”是一体,并且表现得好像这是真的,尽管他的各种感觉
1〔弗洛伊德对术语“自己”()和“自我”()的用法的阐述,可以在《自我与本我》(1923年b)标准版,第19卷,第7页)一书中的编辑导言中找到。〕
现象与此相悖1。生理(即正常)作用能够暂时消除的东西当然也会受到疾病的搅扰。病理学使我们认识到许多状态,在这些状态中,自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不清,或者说事实上被错误地确定下来。在某些情况下,一个人自己身体的各部分,甚至他自己精神生活的各部分,例如他的认识、思想、感觉都变得对他很陌生,不像他自我的一部分;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他把显然来自他自己的自我而且应该得到自我确认的事情归到外部世界。因此,即使我们自己的自我也可能失调,自我的界线是不固定的。
进一步的探索告诉我们,成年人的自我感觉不可能生来就是如此的,它一定有过一个发展过程。当然,这是不能用实例表明的,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在思维中将其组建起来2。吃奶的婴几还没有把自我与作为他的感觉来源的外部世界分开。在对各种刺激的反应中,他逐渐学会了区分3。
他一定会深深地认识到某些兴奋的来源(以后他便知道那是他自己的身体器官)在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而另外
1〔参看施瑞伯病历的第三部分脚注(1911年),标准版,第12卷,第69页。〕
2参看关于自我发展和自我感觉的众多著作,从费伦齐(rz)的论文《现实感发展的阶段》(1931)(“pr”),到费德恩(r)的1926、1927年及其以后的稿件,都可以参考。
3〔在这段中,弗洛伊德谈的是已经熟知的问题。不久前,他曾经在《否定》()一文(1925年;标准版,第19卷,第236——238页)中讨论过这个问题。但是在更早的时候,他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例如《本能及其变迁》,出处同上,第14卷,第119页和134——136页;《释梦》(rprr(1900年),出处同上,第5卷,第565—566页。这个问题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在1895年的《规划》(pr)中已经出现了,见第一部分的第1、2、1节(弗洛伊德,1950年)〕。
一些来源有时是感觉不到的,只有在他哭喊着求援时才能得到,例如他最渴望得到的他妈妈的乳房。这样,第一次出现了与自我相对的“对象”,它以存在于“外部”的事物的形式出现,只有采取特殊行动才能促使它出现1。
区分自我与总合的感觉即关于“外部”或者外部世界的认识的更深刻的刺激是由痛苦和不快的感觉提供的。这种感觉是经常出现的、多样的、不可避免的;只有在快乐原则无所限制地发挥时,才能消除和避免这种感觉。这时出现一种趋势,要从自我中区分出一切不快的根源,把它抛到外面,以便建立一个与陌生的而且具有威胁性的“外部”相对抗的纯粹的快乐的自我。
这种单纯的快乐的自我的界线还要受到经验的更正。人们不想放弃某些东西,因为他们能带来快乐,但这些东西却不是自我而是对象;人们想极力避免的某些痛苦实际上却与自我不可分割,因为这些痛苦来源于内部。人们逐渐掌握了一种方法,即通过感觉活动的有目的性及适宜的肌肉活动,可以区分什么是内部的(什么是属于自我的),什么是外部的(什么是来自外界的)。
这样,人们就向在将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现实原则迈出了第一步2。
这种划分当然具有现实意义,它使人们能够抵御所感受的,或者可能降临到身上的不快感觉。
为了抵挡来自内部的不快的兴奋,自我所采取的办法与它用来抵挡来自外部的不快的方法是一样的,而且这就是许多疾病的出发点。
1《规划》的“特殊行动”。
2〔参看《关于精神功能两项原则的系统阐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