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1 / 3)

+A -A

        个老师,现在快六十岁了。他花了七年时间写了一本15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最近刚出版。一会儿带上你的小说,我陪你去,让他给你指导指导,也许对你很有帮助,怎么样?”

        吴雨催王思凡即刻带他去见翁老师。

        王思凡领着吴雨来到一楼门前站定说,“到了,我们进去吧。”王思凡进了院子喊,“翁老师,在家吗?”

        从屋里出来一男的,六十岁左右,黑发比白发少的头发往后梳着,显得额头很宽,上身穿深蓝色中山服,下身穿条同样颜色的裤子。他伸手握住王思凡的手说,“思凡,你好,你好,进屋坐,进屋坐。”

        三人进了屋。

        吴雨拿出小说递上。

        翁老师接过小说,并没有急着翻看,而是先问,“你能不能把小说的主要内容说一下?”

        吴雨就讲了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再到具体的故事情节及结构,最后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其间,说到动情的地方,连他自己几乎都到了要流出眼泪的地步。一方面是他想到了自己艰辛的创作过程,另一方面是他终于碰到了一位和自己有过同样经历的人。

        王思凡不失时机地插话,证明吴雨并非是在有意捏造事实。

        吴雨边讲边望着翁老师那深邃的眼睛,他似乎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

        等吴雨讲完一切,翁老师说,“小伙子,你还年轻,今年才二十一岁,不要怕别人的冷眼。”

        吴雨连连点头,“翁老师,几年了,可以说除过我母亲你是第一个支持我的人。”

        翁老师说,“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我也是从这条路上走过的人嘛。”他说的很轻松,似乎他走过的是一条平坦大道,不是一条坎坷的羊肠小道。的确,对于像翁老师这样的人,能够在暮景残光之年实现自己的理想,此生足矣。他看了看手上的一摞草稿继续道,“你能写出这些东西,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接下来就是要反复修改。现在像你这样的年轻人不多见了,他们整日吃喝玩乐,把时间都荒了。”

        一番评价,让吴雨心花怒放。

        “但是你的小说不能这样写,应该认认真真地写在方格纸中,这样别人看起来才不会很费神。你写在横格信纸中就不行,再看你这改的乱七八糟的,人一看都眼花。”

        吴雨急忙为自己辩解道,“我的想法是先写在横格信纸上,等修改的差不多了,最后再腾在方格纸上。”

        翁老师连连摇头,把手中的小说放在桌子上打开旁边的柜子,从里面抱出一摞稿子递给吴雨。“看看,这就是我的小说,全部写在方格稿纸上,一百五十多万字,共五千多页呢。其实你的想法是对的,但是不可取。认认真真打好草稿,抄一遍再抄一遍,这也是很好的修改嘛。”

        吴雨一边听翁老师说话,一边翻看着翁老师的小说草稿,每一页都写的非常认真、非常整齐。翻看完后他把小说草稿毕恭毕敬地放在桌上,心想这一趟确实没有白来。

        “创作小说的基本过程及一些方法我想你都掌握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小说要把握好‘真善美,假恶丑’这六个字,这些你懂不懂?”

        “懂,我懂。”吴雨说这话时心不跳脸不红的。其实他根本就不懂,只懂得这几个字怎么写而己。此时的他不知道是不是脑子哪两根神经线扭一块儿了,竟说了这等大话。

        “你有没有考虑过小说出版的问题?”

        “我给出版社写过信,但是结果都不太好,后来就没有再考虑过。”

        “小说写完只能算一半,另一半是出版。就说我吧,联系出版社浪费了一年多时间,咱们刚开写作,要名气没名气,要人气没人气,自己不亲自和出版社联系谁理你呢。难啊,出一本书太难了。就你这本书,我可以给你算笔帐,给出版社交管理费12000元,出版社才会给你发书号;再给印刷厂交10000元,才能把书印出来。书印好后你要推销,折本赚钱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这些,你都了解吗?”

        吴雨无言以对。他不明白,自己为了文学既出了力又流了汗,谁想到眼看着就要成功了还要再流血?一想到钱,他就感到自己的脑子里似乎有一群蜜蜂在嗡嗡地飞着,飞着。

        翁老师似乎看出了吴雨的难言之隐,话题一转,“没有正式书号也没关系,可以弄个内部书号,只需花七八百,要多少有多少,不过印出来的小说只能在上邑销售,出了市就是非法出版物了。如果你愿意要内部书号,我可以帮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那一年的情和事 第8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