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倩巧依旧是男子打扮,手里捏着一把装风雅用的折扇,坐在一旁的凉亭中,树荫遮掉半面阳光,暖春的气候最是适宜。她不必亲自去看榜上的名次,百草兴高采烈地主动承担了这项挤人群的工作。自从到了京城,金倩巧带出门的大多是“超龄书童”十六,百草尽管也会自己玩,但到底闷了点,难得出来,哪儿人多她就往哪儿跑。
百草很瘦,且十分灵活,又比普通人有力气,钻个人群可谓轻而易举,她不一会儿就红着一张一脸回来了。
“姐姐!”百草跑回金倩巧身边,压低嗓音防止别人听到,但眼睛里洋溢的喜悦可遮挡不住,语气也不可抑制地上扬,“你在第一张榜上!第三个!”
金倩巧听闻也喜出望外,看来一番准备没有白费,只要在杏榜之内就是贡士了,已算是有入朝为官的资格,只待下月殿试定下最后的名次即可。
不过,她还是先板着脸用扇轴不轻不重地敲了百草的脑袋一下,“叫哥哥!”
轩辕无白在原作中引起了央胤轩的注意后,不仅直接授予了官职,官运还扶摇直上。这股旋风推动他娶了秋月眉后,得到秋家支持更是连丞相之位都收入囊中,成为央朝最年轻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而轩辕无白为了完成这一切,他成功的第一步,就是被央胤轩特许参加殿试,并在几位阅卷官面前大放异彩。
金倩巧相信,自己榜上有名,就说明那篇默写着《将进酒》的文章被认可了,轩辕无白是原作者的假象也不攻自破,皇帝不会再迷信轩辕无白是个满腹诗书的“高人”,也许也不会再邀请轩辕无白去参加殿试。
只是……轩辕无白的主角光环能量有多大她已经见识过许多次了,这不是能掉以轻心的事。或许他运气就是那么好,皇帝一目十行凑巧没看到那首诗;或许皇帝看到了,但以为是她记错了作者。
金倩巧一边准备四月殿试,一边开始着手编写“诗词手册”。
殿试当天的事,在原文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番,当然也包括其中的题目,金倩巧故技重施,仍是老套路,先拟草稿,再去找有名望的学者剖析,她再背下来到时回答。
不过,这次稍有不同,她没有像之前准备文章一样尽善尽美,而打算显得平庸一些。她用小伎俩挤掉了一位原本可以上榜的学子已经很过意不去,不能再靠卑劣手段抢人家进士的名次了。
金倩巧目标明确,和轩辕无白作对,不让他得到大权力。所以,如果在殿试上见不到轩辕无白,她就能安下一半的心。
四月份又暖和些,等秦家院子里奇形怪状的毒草们开始争奇斗艳,金倩巧便进宫了。
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只考策问,一篇文章仅需二三百字,但进了宫门的学生人人都知道,这才是决定名次的最重要一场,决不可懈怠,更别说阅卷官个个都是豪门显贵,只要得了其中任何一个的青眼,日后前途必然光明。于是考生们个个绞尽脑汁暗暗较劲。金倩巧亦装出痛苦的神色,一个字一个字艰难地憋着写,一边不漏痕迹地打量周围。
结果,扫过几圈,她竟还是在人群中发现了轩辕无白!
为何?难道皇帝真的没有发现轩辕无白所谓的好诗仅是抄袭剽窃所得?
金倩巧一时心乱如麻,但也知金銮殿上她没资格跑去问个清楚,此等计谋乃是下下策,为今之计,不如按兵不动。
金倩巧观察别人的时候,央胤轩也正不动声色地观察龙椅下的一排排考生。
从会试的卷子来判断,今年有好几个人都值得关注。央胤轩先在几位颇有可能竞争状元的人身上打了个转,然后又去看“秦君安”,她正煎熬地啃笔杆子,一副无从下手的模样。
央胤轩的眼中有难以察觉的怀疑之色。他能从十几个兄弟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帝位,也不是个单纯的小孩,当一件事出现矛盾时,央胤轩会从许多刁钻的可能性去分析,去询问不同人的见解,而不是仅从主观的、显而易见的角度得出结论。
轩辕无白“即兴而发”的诗歌,一模一样出现在时间比他早的考卷上,以心有灵犀来解释明显是说不通的,一般人的判断肯定是轩辕无白占用了其他人的诗歌谎称自己的,但央胤轩会往坏的层面想得更深:这会不会是他们两人一起谋划的阴谋?!若是,为了什么目的?若不是他二人的阴谋,那是否有幕后主使?是秦君安有问题,还是轩辕无白有问题?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