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2 / 3)

+A -A

        蠢蠢杨柳初学线,茸茸碧草渐成茵。

        圆林深寂撩私恨,山水昏明恼暗颦。

        芳意被他寒约住,天应知有惜花人。

        其一。云团蔽日,天色微阴。依依杨柳吹剪成丝,绿意是生机的昭示。微草亦是渐长,碧色成茵。再看园林处,是深寂茂密的景,山水忽暗忽又明,应和着这一头内心的伤恨。她本试图作一些诗来讲着春光漫漫,可怜芳花未绽惧清寒。她徒然做了一回惜花人。

        陡觉湘裙剩带围,情怀常是被春欺。

        半檐落日飞花后,一阵轻寒微雨时。

        幽谷想应莺出晚,旧巢却怪燕归迟。

        间关几许伤怀处,悒悒柔情不自持。

        其二。这第二首当中,朱淑真要表达的亦是类似的情绪。那一日,她猛然发现自己的形容消瘦嶙峋。而这多半是因伤春所扰,身气被损,自然就会憔悴起来。落日时分,寒风细雨来袭,不知花落多少。这一时,远处的山谷当中依然有黄莺鸣声,于幽寂的深谷里跌宕回旋盘转。而舍檐下的雨燕却依旧未归,尚不知去向。只此而已,悒悒柔情亦是不能自持。这是她的弱处,亦是她的惹人怜处。

        触春景即伤情,她的才华芬芳遍地,却只有遗世独立的命。连同她的春之情结一起变得哀婉。那一点凄婉堪怜的寂寞里耗费的不是她的才华,是她心底关于爱的那一点单薄的暖。流年虚度的是一种挽不回的失。

        疏萤度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

        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

        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朱淑真《菩萨蛮》

        这女子的孤独夙来嚣张。府邸的后园里有假山、亭台、水榭,相映成趣。但他不在已经许多年,这一天也没有任何的特别。已经入了秋,但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些。直到她听见山亭水榭里的风声瑟瑟,她才晓得这秋已来多日。一道秋风扫过她的窗,拂过她的面,她瑟瑟往后缩了一缩,竟不小心撞上了身侧旧旧的凤帏。这真是风物睹人两相望,一样孤独。

        自她自己嫁作他人妇,她其实早已隐隐习惯了这一些寥寥落落寂寂寞寞。并无任何惊错。只是锁一锁眉头,也就淡了浓愁。夜半风过小轩窗,她听见窗纸窸窸窣窣的声响。起身走到朱门前,只见流萤几许缭绕过风花,彼此亦是倏忽而过来往无期。幸的是顶上那一轮新月相怜,不忍圆。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烟霭缭绕,风灯迷乱,只剩乌鸟空悲鸣。她对着这风月就淡淡一笑,时间也就流了走过了去。他已离去,后会无期。

        这一阕《菩萨蛮》在朱淑真的《断肠词》里只是一枚并不惊艳的珍珠。但是它有光,并且一直在闪烁。于是我于词海里望见了它,并将它拾起,缓缓擦了干净。读一句“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又一句“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最后再将它缓缓放回去。它是属于红尘里又是风光外的珍宝。我甘愿只做一回异乡客,打马而过,已然觉着内心满足,安定丰盛。

        女儿总为情字愁。朱淑真不能例外,在书里读过那么多的好时辰,才子佳人的意念早已在她的心头氲了开,渗进了骨子里。她曾对自己的未来抱着太多的希望。但内心的热望驱使凡心所向,奔波劳苦,有盲目的趋向。

        于是,她在豆蔻年华遇见了这个他,却在受字良辰嫁给了另一个他。这是她决计无法预料到的事情。她成了旷野里一朵凄凛的鸢尾花,餐风饮露。沦落到最后,是无人问津的孤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荼蘼花间惹尘埃 第7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