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1 / 3)

+A -A

        梁山军的两个方阵已经渐渐露出不支的败相,其中左边的方阵虽然勉强维持着完整的四面,但中间已经渐渐地空了,再有片刻,只怕便要被潮水般涌来的官军所击破,那时候便是梁山军崩溃的时候。

        我深深地吸一口气,挥枪直刺虚空。

        身后一片肃情,只有战马的踏步声以其兵器撞击铠甲的交鸣声,随着我的手势,一千名重甲骑兵迅速集结,再度结成了正面一百名士兵的冲击方阵!虽然经过了几番惨烈的厮杀,但士兵们的斗志仍然高昂,从他们望着我的眸子里,我感到了他们一颗颗燃烧的雄心……

        好男儿,志在杀场!唯有痛饮敌血方显我热血豪情。

        我将沉重的镔铁长枪用力往前一招,战马会意甩开四蹄开始加速,一千名士兵跟着我的脚步,亦开始加速,散乱的蹄声逐渐洪亮起来,直到最终汇聚集成为满天惊雷般的洪鸣……

        一排排黑色的超长刺枪平平地直指前方,形成一片可怕的枪林,带着森然的冷焰展示着碾碎一切的可怕力量。

        正全力围攻梁山步兵方阵的官军早已经发现了我们的集结。

        指挥官也组织了一部分官军列阵抵御,但他显然低估了我梁山重骑后冲击力!这小小的疏忽,将是他致命的疏漏,战事的结果将因此而彻底发生变更!

        我的重骑兵方阵就像捅破一层纸一样撞碎了官军列出的防御阵形,然后像一柄巨大的镰刀,直直地割入官军阵形的中央,梁山骑兵所过之处,官军纷纷波分浪裂,如齑粉般被轻易碾碎……战到后来,很多时候,只要看见我梁山骑兵冲过来,官军便纷纷撒腿逃跑,但悲惨的是两条腿终究跑不过四条腿,丧失了斗志的官军只能接受被屠杀的命运……

        官军兵力最薄的左翼在我重甲骑兵来回三个冲锋之后,彻底崩溃。

        吴用适时指挥梁山重甲步兵变换阵形,缓缓地向着我打开的血路后撤!同时我也指挥剩余的骑兵在侧后方重新集结,一面保护梁山步兵的后撤,一面临视官军的追击,一旦他们有任何异动,便毫不犹豫地发起潮水般的冲锋。

        其实这时候,梁山重骑无论是人还是马,都已经达到了极限!再经受不起一次惨烈的冲锋了,不过幸运的是,官军早已经被我泰山压顶般的突击吓破了胆,再不敢组织士兵追击,结果被我和吴用指挥着残兵顺利地退入了济州城。

        这一战之后,梁山铁骑的威名开始被整个大宋朝的人所熟知!

        第九章蓄势

        我找遍了整座玉华山,也没有找到燕青的尸首,连同之前被俘的李逵还有后来失踪的扈成以及被擒的王英,自从打下济、青两州以来,我已经损失了四名头领,这确实是令人难以承受的惨重代价。

        虽然我相信燕青可能无法幸免,但在没有找到他尸首之前,我仍然抱着万一的希望,唯一犯难的是,回到清风寨之后如何跟李师师交待?

        官军已经退去,薛涛带着她的人忽然间走得无影无踪。

        我再度召集所有的头领连同吴用一道,商义梁山军的下一步行动计划。

        鲁达跟史进认为应该继续攻打周边州府,争取攻占整个山东甚至是整个神州,将济青两州取得的成功复制到整个世界!

        但这提议遭到了连夜赶来接收济州的萧让的激烈反对。

        萧让认为,现在的梁山正好处于一个临界点,如果再往外发展,很可能促使宋王朝不惜一切代价调集大军前来镇压,更有甚者,宋朝甚至可能与辽国割地求和来换取暂时的休战,然后将边关的大批精锐部队调来山东战场围剿梁山,如此将极不利于梁山的发展!

        相反,如果梁山不急于往外发展,而是局限于济、青两州,则宋皇帝会认为梁山不过是芥藓之疾不足挂齿,既便是沦陷了两州,亦会将主要的兵力投放到北方与辽人的战场之上,这样一来,梁山将可以迎来喘息之机,埋头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

        吴用赞成萧让的意见,我也对萧让的意见深有同感。

        眼下最要紧的事情是赶紧训练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对梁山的军队进行“改革”,让他们获得更强大的战斗力,以便将来与官军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无疑是需要时间与空间的,至于空间,两州的地界已经足够了,我不需要太多的人力资源,如果训练有素,一支不足五万人的精锐军队便已经足以横扫天下了!

        想当初,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起家军队,不就是区区几千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帝王野史 第95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