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2 / 2)

+A -A

        “全真教陈道扬请命一同前往。”

        一时间报名的弟子是络绎不绝,似乎有袁帅等人的带头,其他各门派弟子也都见风使舵的跟了过来。

        玄通真人欣慰的冲着袁帅点了点头然后朗声说道“好,道派后继有人,这真是我们道教各派的幸事啊,不过我还要在此提醒各位弟子一声,此次前往新一教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因为等待着大家的还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阻碍,因此我希望有能力者优先,这次我们决定派出共计十名弟子前往新一教请诸位量力而行。”

        随后众人又再度商量了一些细节问题然后一同选举出八名精英弟子跟随着老头子和司徒文命准备次日前往新一教,散会后老头子叫上正准备回去的袁帅和孙岩将他们带到了大殿后身的厢房里,只见里面除了玄通真人以外还有几名茅山最德高望重的长老们。

        “弟子袁帅(孙岩)拜见掌门师伯及各位长老。”

        玄通真人微笑的冲两人摆了摆手让他们坐下后说道“一直听玄青玄明二位师弟不断的夸赞你们,而且当初在丧魂阵事件中你们也有不俗的表现,因此这次新一教的事件我们茅山上下才会一致推选出你俩跟随着你们的师父一同前往。”

        在一代茅山掌教面前袁帅还是比较安分的,他回到道“请师伯放心,这次我和孙师弟一定努力协助好师父查清新一教幕后真相的。”

        “嗯很好,不过接下来我还有一件事要告诉你们,而这件事事关重大因此整个茅山上下也只有在座的几个长老才知道。”

        玄通真人神神秘秘的语气引起了袁帅与孙岩的极大好奇,只听玄通真人说道“我们此次前往新一教不仅是要探查新一教灭门惨案,而且还要在新一教上下寻找一样宝物。”

        “宝物?”

        “没错,那是新一教历代流传下来的一件上古宝珠名曰‘赤炎珠’”

        袁帅一惊他立刻联想到自己须弥口袋中携带着的那颗蓝色的海辰珠与那颗绿色不知名的小珠子。

        老头子在一旁看出袁帅心里的猜忌于是为他解答道“小袁子你猜得没错,你身上携带着的那两颗宝珠也同样身为上古五颗灵珠的其中两颗,海辰珠与璀灵珠。”

        “海辰珠与璀灵珠!”袁帅这才知道那颗绿色的小珠子原来叫做璀灵珠,而老头子接着为袁帅解答道“我们也不知道你身上为何会携带着两颗上古流传下来的宝珠,然而看样子它们都已经认你为主,也许这一切都是天意吧,现在我便给你讲述一个有关上古五颗灵珠的传说”

        传说上古轩辕大帝与魔尊蚩尤决战与涿鹿,双方在涿鹿一战便是数月,轩辕大帝凭借着手下能人异士和五方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的帮助最终大败蚩尤的东夷部落,然而魔神蚩尤却不肯面对自己失败的现实于是临死前挥动手中的开山斧将大地划破了一道裂痕。

        紧接着从裂痕中涌现出大量不死生物霍乱人间,轩辕大帝手下的五大神兽为了百姓免于生灵涂炭于是化作五颗宝珠消灭了那些涌现出的不死生物,并且将那道裂痕封印起来世世代代的镇守在那里。

        讲到这老头子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袁帅和孙岩笑道“当然啦这只不过是个传说而已,至于这五颗灵珠究竟是怎么来的谁也说不清楚,不过有一点却是千真万确,据说攒齐五颗灵珠以后可以施展出类似于‘神’的力量,并且拥有着可以起死回生的神奇效果!”

        第七章十绝阵(上)

        纳尼!又和起死回生扯上了关系,袁帅听到这里心中隐隐感觉到有些不妙,于是他将自己这段时间与各个南宫司徒所有的经历向众人描述了一遍,尤其是每次和复活有关的事件全都整理了出来。

        听完后在场的人一片哗然,可是奇怪的是所有人的表情都是各不一样,有惊讶的,有愤怒的,也有黯然忧伤的,然而玄通真人脸上平静的没有任何表情,沉思了一会他开口说道“看来这其中一定有着很大的关联,不过至于茅山邪教那边你们还不要过早与他们接触,既然你已经三番四次搅乱了他们的复活计划,那么他们一定会视你为眼中钉想方设法的要陷害于你,所以袁帅你以后一定要小心谨慎才行啊。”

        袁帅点了点头玄通真人又道“前不久玄德小师弟已经与我取得了联系,他在信中也将你们遇到的事件大致描述了一遍,现在我已经派他通过他的手下进行暗访,一有南宫使徒的消息他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的,所以这一点你大可不必操心,然而现在关键的是你们这次的新一教寻宝之行。”

        玄通真人顿了顿继续道“现在你身上已经收集了两颗上古宝珠,而新一教中历代也收集着一颗名曰赤炎珠的上古宝珠,这次前去就是为了寻找到这颗宝珠将它保护起来,因为恐怕茅山邪教这次出动很有可能与那颗赤炎珠有关,因此我们不能让他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茅山捉鬼公司 第160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