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5 / 6)

+A -A

        蒋介石乘上军用飞机,坐定。

        毛人凤:“李宗仁决意不来台湾,校长。”

        蒋介石摆摆手:“娘要嫁人,随他去吧。轰炸北平的计划,进行得怎么样?”

        毛人凤:“国防部正在策划。校长,这是叶翔之。杨杰就是他处理的……”

        蒋介石叫叶翔之到近前。

        蒋介石:“好,现在最需要你这样效忠党国的人,随我一同去成都!”

        156。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大会执行主席周恩来:“大会主席团提议,全体起立!向为了参加政协会议而牺牲的代表冯玉祥、阿合买提江,伊斯哈克伯克、达列力汗、阿巴索夫、罗志、杨杰,默哀三分钟。”

        全场默哀。毛泽东、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张治中悲悼的面孔。

        157。第二小组会议室

        胸带标签的政协代表们围绕国号展开争论。

        董必武:“……国家名称,是叫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还是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呢?请清华大学教授张奚若代表发表意见。”

        张奚若(60岁)一副学者风度,语调较真地:“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名字太长,应该去掉民主二字,我赞同叫中华人民共和国。”

        黄炎培:“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是毛泽东在筹备会上喊的口号,我同意保留民主二字。”

        张奚若激动地站起来:“毛泽东的建议不好,我们也可以纠正。民主一词r来自希腊字,原意与人民相同。去掉民主二字后,解释也很明白,为共和而非专制,是民主而非君主,人民这个概念已经把民主表达出来了,不必写上民主二字。”

        雷洁琼:“国名太长,使用时不做全称的话,需要个简称。”

        黄炎培:“简称叫中华民国或中华民主国。”

        何香凝:“叫中华民国,我赞同,这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一个结果,国号如果照旧能用它,也是好的。”

        司徒美堂(83岁,美洲侨领,致公党的代表)激动地发言:“我是从美洲来的华侨,没什么学问,参加过辛亥革命,尊敬孙中山先生,但我对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则绝无好感。二十二年来,蒋介石和派弄得天怒人怨,腐败得让人痛心。请问,我们这个革命是不是与辛亥革命不同?如果不同,我们就应当抛掉中华民国这块烂牌子。”

        张澜:“我赞成司徒美堂先生的看法。”

        大家把目光集中到张澜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建国大业 第12章 (5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