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2 / 2)

+A -A

        “关键是忠诚可靠,最好是咱家里什么人,能力大小不论,挂个经理名而已,具体业务我这边派人操作。至于待遇,比照我这边总部的中层,月薪八千保底,业务提成与年终奖金另外考虑。”郎杰克说。

        黄一平想了想,还是试着推荐了姐夫王大海,并如实介绍了情况。本来,王大海通过黄一平的关系,曾经担任阳城大型企业明达集团的财务总监,工资待遇优厚。后来,明达集团董事长邝明达为了帮助冯开岭竞选,开支了几笔巨额费用,受到知情人举报。关键时刻,黄一平迫于压力,令王大海出面揽下罪责,虽然免于刑事处罚,却被单位除名,现在经营一家小超市度日。眼下,超市生意不是很好,黄一平正想帮他们一下。这下正好,郎杰克分公司需要用人,王大海是个不错的人选。

        “咱自己姐夫,再好不过!肥水不流外人田,肉烂在自家锅里,你算是帮了兄弟一把。其实,分公司只是作为一个窗口,并不需要他具体操劳。”郎杰克满口应承。

        不知为何,面对郎杰克的爽快应承,黄一平竟没有丝毫开心与轻松的感觉。

        离开京城时,苏婧婧及其表妹一家非常满意。郎杰克除了给苏婧婧买了礼物,还赠送两件藏品,全是她喜欢的玉器,据说都是晚清宫中的玩物。一看器形,就知价值不菲。

        苏婧婧见了,也不推辞,说:“既然是藏友相赠,恭敬不如从命。郎总既然日后准备在阳城发展,相信会有很多交道,不如有情后补。”

        中国式秘书2第四章23(1)

        苏婧婧到北京迎接美国表妹,时在周末,原本说好由廖志国亲自陪同,无奈半途出了

        点情况,这才改变计划,由黄一平全权代理。行前,廖志国特别交代黄一平:“一切都要考虑周到,安排周详,保证各方面都满意。”

        黄一平心领神会,心想,你那个各方面满意,只是官场常用的模糊概念,其实只要夫人苏婧婧满意就行。这就相当于平时说某某工作,要让领导和群众都满意一样,其实群众是否满意算个啥?关键是让领导满意。于是,他当场保证道:“廖市长放心,我会竭尽全力,让婧姐挑不出一点毛病。”

        廖志国改变计划,滞留阳城,对苏婧婧说的理由是:“省委梁副书记小疾初愈,可能会利用双休日来阳城歇息两天。”

        黄一平听了,想笑,却不敢笑。

        苏婧婧自然知道梁副书记的分量,一点也不敢轻慢,马上关照丈夫:“你定神在家接待,不能有丝毫差错,记得代我问梁叔叔全家好!”

        提到这个梁副书记,就不得不说到廖志国来阳城上任前,在阳江遇到的一段麻烦事,其惊心动魄程度完全不亚于冯开岭这边。如果不是有梁副书记鼎力相助,后果也是相当严重。

        廖志国在阳江官场,凭借其岳父的影响力,可谓平步青云、扶摇直上。等到担任阳江副市长时,他已经是全省同级官员中,最为年轻者之一。须知,在中国官场,像廖志国这样级别的官员,能力、水平往往已不甚重要,年轻反而成为一件宝器。况且,他这个副市长,是从农村基层一步步上来,先后主政过乡、县的党政,本身就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与人脉资源。再加上,其岳父苏老主席是阳江官场老人,历练数十年结下广泛善缘,市委、市府领导以及周围僚属中,不少得过他的恩惠,有的甚至是老人一手提携上来的,这就为乘龙快婿做了厚实铺垫。因此,廖志国一旦到达了副市长这样的位置,难免年轻气盛、无所顾忌,急于建功立业,乃至吃着碗里、占着盆里、同时又瞟着锅里。

        横向比较下来,冯开岭在阳城做副市长时,就没有这样的幸运与底气。同为副市长,上要看书记洪大光、市长丁松的眼色行事,下要顾忌机关部委办局及县区那些“老古董”,同时还要左右逢源着市委副书记张大龙等几大班子同僚,正如林黛玉走在大观园,不敢乱说一句话、错走一步路。

        廖志国在阳江的成名之作,是那个让他引以为豪的“航母城”工程。可是,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廖志国成亦“航母城”,差点儿败亦这个“航母城”。

        按说,作为一个主管城建的副市长,管辖的都是实权部门,位置也不能算低,只要老老实实做好分内工作即可。然而,由于上述诸多原因,尤其是长期在基层担任主官,独来独往、说话算数惯了,韬光养晦方面历练不够,位置变了,角色却未能及时转换,依然说话咄咄逼人,行事风格张扬。加上,在此前的为官生涯中,坐的是直升飞机,职级晋升周期短、速度快,从而形成了某种心理惯性。在这种特殊心态支配下,他就有点急不可耐,总是急于建功立业出实绩。为此,上任伊始,他便大张旗鼓在城市改造上做文章,今天折腾桥,明天鼓捣路,动静搞得很大,社会反响并不热烈。其间他也发现,在副市长任上做事并不似做县长、县委书记那般容易,受到掣肘的因素很多,难度比想象的大得多。于是,他转换思路,不再在那些不起眼的桥和路上小打小闹,而是谋求搞个大家伙一举成名。

        中国式秘书2第四章23(2)

        正在此时,北京一位高层领导来阳江视察,重点看了城市建设,最后发表重要指示时,在表扬阳江城市变化大、进步快、布局合理、美观整洁等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向市委市府主要领导提出,遍览阳江全城,竟然没有一处让人印象深刻的现代建筑,距离现代化国际都市似乎少了些筋骨。领导走后,市委市府高度重视,立即对照批评找差距、抓落实。廖志国作为主管城建的副市长,更是一马当先。也是事有凑巧,正当廖志国绞尽脑汁思考计策时,偶然从某中央大报上看到一篇文章,回顾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建成以来,如何为上海城市增色,又如何吸引中外游客,成为当代新上海的重要地标。廖志国受其启发,马上设想阳江也应有一处这样的地标。于是,结合自己主抓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新兴崛起的现代服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中国式秘书2 第19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