嬉嬉一知,凌云道:“我怎么舍得,素心的妙处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哩!时候不早了,我先走了,改日再疼爱我的小乖乖。”
静素心喃怩一声,娇羞不胜,自己不若别的姐妹,自己不能正常与凌云交欢,想不到他居然还一如往日疼爱自己,自己也从那迭起的高潮里品尝到绝美滋味。半年不见,他更加变得厉害,昨夜他猛如虎,让自己又爱又怕。
凌云温存一阵子,为佳人盖妥锦被,收拾一番,直奔军营而去。静素心目送爱郎而去,甜甜一笑,复又沉沉睡去。
告别上朝的李恪非,凌云上马而去。路上,他纵马缓行,思索着该怎么来训练这七千新兵。前世他虽然没有当过兵,尤其是这古代社会的军队那一点儿都不了解,可是他平时上网时最先点击的绝对是军网,对现代化的军事训练有定的了解。所以脑子里并不缺“军事知识”。
无论是现代的还是宋朝的军队,凌云认为,要想练出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必须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提高士卒的身体素质,使之远远超过普通士卒,并且能够长时间远距离徒步行走,并达到既定目的地布防作战;其二,强调纪律严明的同时,增强军中的凝聚力,说白了,就是让士卒们与自己一条心,毕竟只有上下齐心才能号令一致、共同进退;其三,新型战术思想的灌输,让这些宋朝的士卒的观念更灵活、更富有创新的活力。
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营地。甲胄披挂整齐的徐宁、花荣等人看到凌云,立即过来问候,“将军!”
凌云看了一丝不苟训练的士兵,心里高兴之极,微微一笑,“诸位免礼,花荣,马上集合全体士卒,我有话说。”
花宋应声,跑到营地中间的一个高台上,台中央放着一面大鼓。他挥动鼓槌,使劲敲响起了集合的鼓令。
咚!咚!咚!三声鼓响,士卒们纷纷奔跑过来,一会的功夫,就集合完毕,在营地外面的空场上。他们虽然是刚刚应召来的新兵,但毕竟也经过了基本的训练,倒也有条不紊地闻令而动。只不过,队形很凌乱,集合的速度还不够快。
凌云见短短数日,七位队长都能让士兵闻鼓而至,十分佩服他们的领导能力,虽然不成队形,但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士兵知道了鼓声的重要性,就是纪律的体现。
七人偷偷看了凌云一眼,见他并无不悦之色,松了口气,他们能当上众所推崇的队长,并非靠出身的高贵与否,在这个用实力说话的军队里,他们正是凭借自己的实力来征服了一众年轻气盛的士兵。
凌云策马而过,驰到队伍的前面。
望着面前黑压压的七千新兵,他长吁一口气,大声喊道:“从今天开始,新兵营正式成立了。我们是什么?是军人,是保家卫国,为国为民的军队!我们承载着普通百姓、亲人的希望,我们是国家的力量,自从加入军队,我们每个人都负着光荣而沉重的使命。从今天开始,我们开始集中训练。现在,你们席地而坐,和兄弟们交谈,并熟悉你身边的战友,看一看和你一样热血迸发的兄弟,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彼此熟悉,但是日后我们是生死与共的好兄弟、好战友。等一会由各队长详细交代训练计划。”
声音清越,越过道道人墙,无所不闻。众人哗然,一时听令,席地而坐,并开始与四周的兄弟交谈,不说不知道,一说下来居然有人发现自己的同乡也在这个军营,一时消除了陌生感,热烈的交谈起来。
七个队长目瞪口呆,自古将军带兵,无不想要在军队中竖立威信,凌云此举真是开创了一个新的法子,虽然有人心里不赞成,但是谁让人家是将军呢。军令如山,不听不行啊!
凌云一眼即看穿了他们的心思,也不多做解释,他把自己一路上考虑好的“具体方案”给七人说了一遍,七人目瞪口呆:方式虽然不出奇,但强度,也太耸人听闻了!
第一:上午,体能训练。全体士卒必须要徒步负重围着营地跑二百圈。七千人居住的营地,赶上一个较大村镇的范围了,负重环绕跑二百圈,以他们的计算,大概相当于三十公里,那是人能承受的吗?
第二:下午,阵型演练。分队进行系统的攻防、阵型、埋伏等战术演练,训练骑兵的机动灵活能力和作战协调能力。
第三:晚上,思想教育。由各队长分别进行,传授从凌云那里设计来的“军事思想”。
果然,七人将凌云的训练“计划”说给手下的士卒们一听,引起了强烈的“反弹”,嘈杂声、喧闹声四起。
望着苦恼的七人,凌云笑出声来,这“反弹”早在他意料之中。但他明白,留给他们训练的时间短,离上战场只有几个月,他只能以高强度的训练来使这些新兵“速成”。
他纵马来到营地中的发令台上,下马上台,擂起了鼓,咚!
众士兵鸦雀无声,眼中冒着熊通熊怒火,但是这是军营,无视军鼓,不听号令,是要被杀头的死罪。
凌云高声怒吼道:“怎么,堂堂大好男儿,还畏惧训练吗?为了国家和百姓,为了在沙场上少流血,我们必须要如此训练。你们放心,本将与你们一起训练,如果我不能坚持下来,你们都可以全部停止训练,但如果我坚持下来了,你们中有谁半路当‘逃兵’,可休怪我军法无情!”
众士卒沉默半响,爆发出一声雷鸣般的声浪:“训练!训练!”毕竟,将军与士卒一起训练,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