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床是硬木板铺就,当然没有席梦思舒服,不过我也已经习惯了。他说他不住这里恐怕是为了让我安心。我相信他其实是住这里的,因为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从被子,从枕头,从席子,从这屋里的四面八方向我袭来,我在这股香味中沉沉地睡着了。
&;第47节:十九玄奘讲经的照怙厘大寺(1)
十九玄奘讲经的照怙厘大寺
早上被〃吱呀〃一声弄醒了。我费力地睁着蒙眬睡眼,看到一个高瘦的剪影,站在一室阳光中。
〃罗什,怎么这么早……〃
〃对……对不起!〃背光,看不见他的表情,只是听声音有些狼狈。他亟亟退出,门又〃吱呀〃一声关上了。
我看看时间穿越表,才七点半。我忘了,他每天都是四点多钟就起床的,五点到六点做早课,然后吃早饭。现在的时间,对他来说已经不早了。还是困,再小小懒了一会儿床,不情不愿地起来。
九点左右跟着罗什出门。小小的苏巴什城里已经很热闹了,僧人、居士、商人,挤满本来就不大的街。我不愿给他带来麻烦,坚持跟他拉出一段距离,一前一后地走。他时不时顿住脚步,看看身后,再继续前行。
(bp;他看起来跟当地百姓人缘极好,不时有人上前向他合十行礼。一对夫妻抱着个看上去刚出生不久的幼儿向他祈福。他摸着婴儿的头顶,念了段经文,夫妻俩高兴地向他道谢离去。他回过身,对着我温暖地笑了笑,又回头继续走,不停向人回礼。
出了苏巴什城就到了西寺大门,围墙上有修饰得很漂亮的角楼。〃龟兹僧一万余人,几占龟兹人口十分之一〃。光是雀离大寺,就有五千僧人。龟兹的佛教兴盛,从雀离大寺就可以看出。此刻的雀离大寺还远没有唐时玄奘看到的规模,但已经是一派宏伟大气了。耆婆在怀着鸠摩罗什时〃慧悟倍常,闻雀离大寺名德既多,又有得道高僧,即与王族贵女德行诸尼,弥日设供养,请斋听法〃,所以,罗什在娘胎里受的胎教,就是佛法。他智商那么高,是否跟这个有关?
呵呵,禁不住瞎想,憋住笑走进大门外附属的方形瓮城。瓮城中间有一座方形佛殿,供奉有佛祖释迦牟尼像。我立马停住胡思乱想,拿出专业精神,准备掏素描本。
〃艾晴,先别急。我先领了你看完全部,你再画不迟。〃
〃真的?〃我惊喜,〃对哦,你是住持,有特权。那我每天来画,可以么?〃
〃自然可以。〃他浅笑。入夏的阳光照耀着,整个人明亮得无法直视。
我强迫自己转移开视线:〃罗什,那块有佛祖脚印的巨大玉石在哪?快带我去看看。〃
〃你也听说了这块玉石?〃他有些惊诧,眼神探向我:〃这可是雀离大寺的镇寺之宝。〃
呵呵,我怎么知道?还用说么?玄奘曾亲眼目睹并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它1。十九世纪末一位俄国寻宝者挖到了它,并极为愚蠢地砸成两块以图运走,但是被当地人保护了下来。解放后,这块玉石被运往北京自然博物馆,大的一块重达一千二百多公斤,小的一块七百多公斤。现在,我不用去北京也能看到这块玉石,还是完整版的,你说,我能不兴奋么?所以当我跟着罗什进入主殿后面一间装饰华丽的小型殿堂,看到那块通体透明,色带黄白状如海蛤的巨大玉石时,我又忍不住后悔没法带相机了。整块玉石宽约三十多厘米,半米多长,十几厘米高。而所谓的佛祖足印,是玉石中间自然形成的两个凹槽,位置刚好可以两脚微分踏在上面。呵呵,这种附会太多了,西藏到处都有莲花生大师的脚印,不过是附会自然生成的树木,石头,好让民众认可所谓的佛力。
§虹§桥§书§吧§bp;第48节:十九玄奘讲经的照怙厘大寺(2)
不过这个念头可没敢跟罗什讲,学着他的样子恭敬地对着玉石磕头上香。出来玉石殿后看到后面有一条长长的走廊,两边奇怪地遮住,看上去昏昏暗暗,似乎没有尽头。
我正在对着那条奇怪的走廊打量,罗什在我身边淡淡地说:〃那是受大戒之处。你乃在家之人,按律不可入内。〃
啊?他口中的大戒,就是具足戒!好比是佛门弟子大学本科毕业,拿的毕业文凭。想起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僧人,必须受最严格的具足戒,有二百五十条戒律之多。有些戒条之严酷,对僧人要求之高,对修行的规定之严格,匪夷所思。罗什少年即成名,佛学上所达的境界早已无人能比。但是,即使在学理上达到如此境界的人,依然要满足佛教寺院修行的一系列要求。所以罗什尽管早已掌握了佛教的大乘真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