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2 / 3)

+A -A

        前昭勇侯在海上阵亡了,他没有嫡子。

        昭勇侯的庶四子赵思隐在父亲阵亡后,领着一条快船,带着七十名死士,抱着必死的决心,潜到海盗的大本营,将岛上的人全屠戮殆尽,随后里应外合,将困扰了东海四十年的海患给一举灭个干净,立下天大的功劳。此子在军事上天纵奇才,治军有手段,对敌够狠辣,丝毫不坠昭勇侯之威名,但……他是个庶子。

        庶子不能袭爵,可昭勇侯往上数三代嫡出男丁全把命丢在沙场上,连只会拿笔吟诗作画的那个侯爵都没能在父兄的功劳庇佑里安享天年;而今庶子撑起了昭勇侯的名声,报了父仇,除去了国家大患。班师回朝,你没给封赏也就罢了,劈头就要把人家的爵位收回,这种话,别说新皇说不出口,就连反对庶子袭爵的百官也无法开口。

        朝廷上下为此吵吵闹闹个没完,最后做出决议——赵思隐可袭昭勇侯爵位,

        但只袭一代,他本身或者下一代将必须非常努力去博取更大的军功,才有可能再获得侯爵爵位继续传承下去的机会。

        赵思隐袭爵之后,便被派到北方镇守门户。北地苦寒,但这却也是对昭勇侯而言最好的结果了。毕竟,京城仍然是个嫡庶分明的地方,他一个庶子,实难打进主流贵族圈里。而,身为侯爵又领有大将军的职衔,更加不适合再与庶子圈那些纵情玩乐的纨裤们往来。再说他一个庶子侯爵,上朝时杵在那儿,实在也刺眼得紧,还是打发得远远的好。

        ……所有与昭勇侯府有关的讯息,春明正陆陆续续给贺元捜集过来。所以贺元可以说是目前贵族圈里最了解昭勇侯府的人了,贺明这个百晓生拍马都比不上。

        「阿元,你说,皇上怎么会允许赵思隐跟在身后?」这是否表示,其实皇上满欣赏赵思隐的?只是碍于朝臣的观感,不方便表现得太明显。

        「或许……赵思隐也是个蹴鞠高手?」贺元随口说道。

        「不可能吧,几个踢球出色的庶子,都成了各个蹴鞠队的队员,我们也是听说过的。这赵思隐,要不是两年前闹了袭爵那样的事,满京城谁听说过他?」

        「手握兵权的孤臣,对皇上来说,这种人不拉拢,难不成去拉拢那些成群结党的?」

        「也是。」贺明点头轻笑。

        这时比赛结束的哨声吹响,所有观赛的人欢呼叫好,太上皇所带领的黑队大胜皇家所属的红队,所有人当然极尽奉承之能事,所有溢美的话源源不绝,无数人围在太上皇身边,说着各种赞美。

        太上皇高兴得满面红光,笑得见牙不见眼,一手抱起又叫又跳的皇孙,更没忘了今天助他不断得分的大功臣,就算所有人将他周边的地儿都围得水泄不通了,太上皇仍然没忘将被隔得远远的白云给招手唤进来,站到他身边;而这时,观赛完毕的皇帝也领着一群人走下楼来,前去向自己的父皇道喜。

        「走吧。」贺元说道,两人朝太上皇那边走去。

        「这白云,运气真不错。」

        贺元只是微笑,其实心思已经旁移,想着赵思隐以及白云这两人之间有着怎样的关联……

        贺明转头望着贺元,想了想,有些担忧地问:

        「阿元,你安排白云参加这场比赛,是为了让太上皇与皇上认识白云对吧?可,你怎么就能肯定提早知道白云这个人,能让皇上对白云另眼相看?也许,皇上会因此对白云的考校更严苛呢。」肃帝之后,太上皇与皇帝都会特别注意不要让朝臣有说他们耽溺于游艺,或者对善蹴鞠者特别优容的机会。如此一来,若白云有幸能参加殿试,到时为了不让人说嘴,皇帝定会对白云的考校更严格一些,才不至于在事后传出「又一个因蹴鞠封官者」这样的流言。

        「正常的情况下,当然最好是在白云考中进士之后,才让皇上知晓白云蹴鞠的本事,这样也就不会产生『蹴鞠封官』的流言,也能让皇上更为喜爱白云。」

        贺明点点头,问道:

        「那么,你是基于什么考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行行出状元 第24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