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 / 2)

+A -A

        但是庄宁还是没法和我们同机前往澳洲,一是我开学日期临近,非走不可。二来,她的签证什么的也都需要时间办理,所以只能我先走了。但这也还是让我一时难以接受,攥着她的衣服袖子在机场一直不肯去登机。磨蹭到最后,我爸和r也都实在受不了了。于是,我十三岁时的苦情分离大戏再次在同一个地方被上演。只是这次,r扮演了我妈妈当初的角色,大力扯着我的胳膊离开庄宁,大踏步带着我往入口走。我知道自己是回天乏力了,瘪了瘪嘴,努力不哭出来,看着庄宁细瘦挺拔的身姿站在那一动不动望着我。

        于是我带着极不情愿的心情回到了澳洲,马上又以一副急切与期待的心情渴望庄宁的到来。每天都要问她证件办理的进程,惹得r在一边鄙视的故意吓我:“她迟早会觉得你烦,怕会被你烦死而不来的。”我立刻像被激怒的兽一样朝她发出喉咙低嗡的警告,却换来她一个更大的白眼。

        黑暗过尽总是黎明,等待总有尽头。就在前几天,庄宁告知我她已经一切准备就绪了,还发来了航班的信息。我接到消息之后的那一声叫嚷差点没把屋顶掀破一个窟窿。于是,在又熬过最为痛苦的几天等待之后,我终于站在了机场,等着她的到来。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一幕了。

        广播已经在播报了她的航班降落,我的手攥成了拳,瞪大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出口。很快,有人出来了。走在最前面的人群里有一个,穿着黑色的风衣和长裤,拉着行李箱,脚步虽轻且稳,却又难掩一丝着急的迅速,朝我走来。

        是她!但这个声音很快就又变成,呵呵,是你。

        作者:黑人薄荷日期:2011…08…1211:09

        @小狐狸1996

        至于说庄宁是天生爱女人,这个实在不敢苟同

        ……

        呵呵,其实这个,你还可能真就猜错了。我和r,还有庄宁自己,我们曾经都对自己的这个问题深入地交谈分析过。其实在庄宁的潜意识里吧,她父亲早就“死”了,在他开始对“父亲”这个概念形成理解的时候,她就否认了自己的父亲作为精神方面的存在。换言之,对她来说,她的父亲只是生理上的存在而已。因为她觉得她爸爸没有符合她所认为的父亲的那样。一般人们在知道她父亲之后的那件事上,可能也会同时认为庄宁这样是受她爸爸影响所以如此。这是一方面不假,的确是无可否认的。但这绝对不是决定她性向的根本,而是迫使她对自己做出更多性格塑造的直接诱因,比如做人要对自己负责,要懂得克制情绪,等等。

        可以这么说吧,庄宁承认她父亲作为生理意义上的存在,但精神意义上的“父亲”,是她自己。她是把自己渐渐塑造成了她所认为一个父亲该指代的意义存在,这也是她性格里与阴相对的阳的方面。包括在一个家庭里,身为父亲的这个人和与之相对的母亲之间,那种他们两个人的夫妻关系,庄宁都有意识地取代了她父亲作为丈夫的存在意义。她不止是在作为孩子保护母亲,很多时候,是作为一个保护女人的人在保护宁阿姨。因为如果照你那样说,庄宁是因为她父亲的事才变得喜欢女人,那么像她那样遭遇的孩子不止她一个人吧,可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和异性在一起啊。这就说不通了啊,呵呵。。。

        她的确是天生的同人。就像有些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同性亲密一样,会有生理反应,如恶心呕吐之类。她和异性一旦过于亲密的话,哪怕是想象,她也都会这样。对她影响最大的不是她父亲,而是她母亲。她的很多,根本性的东西,是由于她母亲和自己的存在而决定的,是女人的作用。

        作者:黑人薄荷日期:2011…08…1211:49

        我的合欢情人〈2〉——共写此续,献给您的女儿,我的爱人

        (九)宁妈妈

        虽没有现在的父母如此这般急切与热情,庄宁那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也多少都会开始一点学前教育。因受成长年代的影响,我本身所受教育有限,且结婚又早,家庭里外单位之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若没有特别的需求和热烈的渴望,以及相对应可以被提供的条件,那个年代想要继续获得比较高的学历基本上没什么指望的。所以某些方面来说我很理解像我这样年代出生的人们,他们对自己孩子在赶上好时代的时候,那种想要让孩子得到自己没有得到的东西时的心情。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信息的交融也越来越便捷和丰富。当然,宁宁幼时并没有小峰这个年代孩子学前那么多的培训班特长班之类的东西。所谓的学前教育,顶多也就是个幼儿园或者学前班,入学的孩子都在四五岁左右。可在我看来,这还是有点迟了。所以,在宁宁差不多学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已经有意识地给她进行学前教育。我们那时没有先法可依,放眼四顾,真的能以比较专业的态度来讲解这件事情的可以说是没有。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率性而为”、“自由发挥”。

        我也是这样。

        我本人比较喜欢中国的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之类,许是女性天性使然。相信那年代中国的女儿也当然并不只有我一人如此。谈不上通读,充其量是比略知一二好上一点,算是比较熟悉吧。也许很多人在想到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谈到书,所想到的一般都会是童话故事之类。可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本人并不是很喜欢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的合欢情人2 第6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