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再贴药;消化不良,哮喘者,点刺四缝,足三里贴药;大便不正常者,贴
药于天枢、上巨虚两穴位上;贫血者贴药于膏肓,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上;
缺钙点刺四缝,并贴药于大杼、悬钟两穴位上;流涕、鼻塞贴药于新识穴上;
扁桃体肿大,咽喉型气管炎,贴药于扁桃体穴上;发高热者,于少商或耳尖
穴上点刺放血数滴。
附:病例选介
何某,男,三十岁。感冒二天,发热三十九点四摄氏度,恶寒,无汗,
周身酸痛,头晕痛,恶心欲呕,鼻微塞,轻咳,咽喉微红痛,已服“银翘解
毒片”无效。治疗以背部督脉、膀胱经循行途径走罐,使施术处皮肤呈现紫
红并出现丹痧,再于丹痧较多而明显的两侧膏育俞周围选五至六点丹痧,用
三棱针点刺出血。施术以后,病者开始有微汗,周身感觉较舒适,术后十多
分钟,体温已降到三十七点八摄氏度,翌日诸症消除。
丁某,女,三岁。一年来每遇气温降低时,则容易发烧、流涕、咳嗽,
扁桃腺红肿,病程多在十五至二十天左右,平时食欲不振,盗汗,扁桃体一
至二度肿大,本次发病体温三十八点九摄氏度,伴流涕、咽红、扁桃腺红肿
和咳嗽。治疗采用三棱针于双测少商穴放血各五滴,还在四缝穴上点刺,继
而以三厘米口径小罐吸拔神阙,肺俞两穴五分钟,局部出现紫红后,起罐即
敷药饼,胶布固定。约一小时后,体温下降到三十七点四摄氏度,药饼十小
时后撤下。翌日体温降到三十七摄氏度,仍有轻咳,隔天施术一次,连治二
次告愈。为了巩固疗效,每隔十天于神阙穴拔罐后敷药饼(先撒少许朱砂末)
一次,连续施术五次。结果,食欲明显增加,盗汗停止,半年间未患过上呼
吸道感染疾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