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陶爸参加托福考试的成绩却不理想,第二年又去考,取得近600分的好成绩,有一所美国大学同意录取他;可惜他始终没能找到担保人。后来,有关部门对出国留学人员的要求严格多了;陶爸的留学梦最终破灭。自此,陶爸夫妇在国内安心地过普通人的生活,把出国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第400章:自闭症
第400章:自闭症
转眼,陶阳上中学了,上的是普通中学,成绩不太理想。陶爸夫妇心里很着急,又是监督儿子学习,又是给儿子请家教。但是,效果并不好。
一次,陶爸参加大学同学聚会,有一个同学听陶爸讲起儿子的情况,就说:“你干吗不把儿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啊?我女儿正在办去美国读中学的手续,将来就让她在美国上大学、读研究生,肯定会比国内强多了。”陶爸连忙问:“像我儿子这种情况,也能出国吗?”那同学回答:“那当然,只要有钱就行!你儿子可以先到国外读高中,然后直接升大学。”
回家后,陶爸把这一信息告诉妻子,陶妈一下子兴奋起来:“儿子能出国留学?真是天无绝人之路啊!”
从那以后,陶爸夫妇为儿子留学的事忙开了,他们到处搜集有关留学的信息,一场不落地参加国外学校办的招生咨询会。经过一番了解和比较,他们盯上了澳大利亚:那里社会环境好,比较安全;费用相对便宜,一年下来,学费加生活费大约相当于人民币10万元;上高一时申请读11年级,将来可以直接升大学。他们为儿子选中了悉尼的一所公立中学。
接下来,陶爸夫妇开始为儿子筹钱。这些年,设计院的效益不是太好,加上改用计算机绘图后,陶妈只能做后勤,家里收入更少了。他们花5万多元买下单位分的公房,省吃俭用只攒了不到10万元。怎么办?陶爸便利用业余时间到外面接些设计项目,陶妈则利用业余时间推销保险,夫妻俩辛辛苦苦地忙碌,一点一点地攒钱。
……
终于,陶阳赴澳大利亚留学的一切手续全办妥了。但是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听说陶阳一个人出国,都表示坚决反对,但陶爸夫妇坚持将儿子送到了澳大利亚。
可是,父母扬眉吐气了,儿子却在国外郁郁寡欢
听说,陶阳在澳大利亚的生活得很不开心。上课时,他老是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他打电话回家,向父母诉说自己的苦恼。母亲对他说:“你一定要努力呀!如果通不过考试就要留级,爸爸妈妈就得多花10多万元!”
陶阳感到压力更大了,班里除了一个男生来自福建,其他全是外国人。那个福建籍男生住在做生意的叔叔家,只有上课的时候才去学校,陶阳连个说话的人都找不到,感到特别孤独,所以经常打电话回家。可父母每次接到电话,都匆匆吩咐几句,就说国际长途话费太贵,让他多与同学交流,紧接着把电话挂了。听着电话里的忙音,陶阳直想哭。
一天课间,班里的同学三三两两去操场踢球、聊天,陶阳鼓足勇气凑上前去,试图和大家交流,可是人家望着他摇头耸肩,然后一哄而散。那一刻,陶阳真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自此,他总是独来独往,渐渐地,同学们开始疏远他。在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他变得郁郁寡欢,整天不说一句话,最后就积郁成疾,就得了严重的自闭症。
一年后,陶爸夫妇忽然接到一位朋友打来的电话,说在一家夜总会门口见到陶阳穿着保安制服。陶爸夫妇愣住了,立即打车到那家夜总会,果然看见儿子穿着保安服在指挥客人停车。那一刻,陶爸夫妇如遭雷击,牵着当场爆发脑淤血,得了个半身不遂,而陶阳更是深受煎熬,越发封闭自己,从此班也不上了,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连门窗捂得严严实实的,不准任何人靠近,等等等等叉叉叉叉。
听完故事,叶子风惊讶道:“这个,我好像在网上都听说过吧?”
肖瑶点头道:“反正很多人都知道,他们说还有记者来采访他,可都被他打了出来,平时,只有陶妈给他送饭时才能接近他。”
“哪里有这么严重的自闭症……”叶子风喃喃着,疑心病又犯了。
“哥哥……人家讲了老半天,你都不奖励人家……”
“啊?”叶子风眼睛发黑,嗫嚅道,“你、你还想要什么奖励?”
“哥哥。”肖瑶把头埋在叶子风怀里,鼻音道,“哥哥,我昨晚梦见你吃竹笋,你很喜欢吃竹笋吗,嗯?”
咣当!
“我、我我……哪有啊?我怎么没梦到?”叶子风变成了木偶,心里想着赶快走,再不走就走不掉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