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2 / 3)

+A -A

        在李家康三人走进茶馆的时候,赵雨弘兄妹两人引来了一阵艳羡,倒是长得不错的李家康实在是穿得太朴实了而被直接忽略。

        偌大的大厅里,一个人工喷泉汩汩作响,轻轻的古筝声配合得恰到好处。

        “李家康,没想到龙唐县里还有这么有意境的地方,不比江南市的高级会所逊色啊”,走在楼道间,赵雨弘凭栏笑语。

        “还好吧,这个地方以前偶尔听说过,不过没有进来过”,李家康一样到处打量着这里,如实的说道,对这里的气氛非常享受。

        而赵雨彤则紧紧的跟在李家康身边,拽住他的手,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等到一间临窗的茶间落座以后,赵雨彤熟练的运起了桌上的茶具开始泡茶。

        赵雨弘倒是耐心好,并没有急于表现自己的态度,尽管他对龙阳村的项目非常渴望得到。

        而李家康则更不着急,如今的龙阳村就是一块肥肉,等着来吃的人多的是。

        一时间,茶间有些沉寂,唯有茶几上电热壶烧水的“嗡嗡”声,以及赵雨彤挑弄茶具的声音,让茶间更显沉寂。

        不得不说,赵雨彤的茶艺水准是相当的高,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的动作赏心悦目,半刻钟后,一块黑砖茶,泡散开来,整个茶间充满了浓郁的清香,深红色的黑茶汤如同红翡翠一般分外诱人。

        “赵哥,不知道你听说过万水归茶这句话吗?”,李家康舒张开身子,软坐在木椅上,端起了一盏茶细细品了起来。

        “噢?还有这样的说法?华夏茶文化确实博大精深,不过把茶放置第一似乎太大了点吧”,赵雨弘饶是博学多才,儒雅冠群,但是对于李家康的话也有些质疑,而赵雨彤这个茶艺高手也停了下来,不解的望着李家康。

        “赵哥,听完我的话你就明白了,茶交于智者,有识人之德;郎阔心胸,有造天之德;贯通古今,有载物之德,天、地、人三德齐全,万水归宗,皆融于德水,顾为万水归茶”,李家康道,任凭黑茶的余味在口里生津。

        李家康这么做是有目的的,看似聊茶,其实是在聊眼光与境界,放眼目前的焦点来说,龙阳村的温泉项目是一个能够带来长期持续发展的项目,而不是一个短期套钱的场所,至于赵雨弘能不能够明白自己的意思,就看他的理解了。

        如果只顾眼前,说明赵雨弘不是一个智者,如果不把配套工程包了说明他眼光不够长远,是个到处捞偏门的主,这样的话,那么李家康则会选择放弃他。

        “天、地、人,三者缺一不可,李家康,你挖了这么大个坑等我跳,不就是想要我花钱帮你把基础工程给包了?你要是个生意人,一张利嘴只怕是把人坑了,别人还给你数钱吧”,赵雨弘苦涩的一笑,从随手的手包里掏出了长归日报摆在了茶几上,似乎心有不甘。

        看来赵雨弘还是没有想到那么长远,但是能够想到这个点上去说明他至少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看来得再敲打敲打,实在不开窍就放弃,李家康心道,把手里的茶杯放置于茶几上。

        “赵哥,你说这黑茶如果是直接泡开了喝的话,确实苦涩,但至少是你一个人全在喝,而如果是只喝好的部分的话,那么是人都知道”,李家康玩味的说道,旁敲侧击的把自己心里的意思表达出来。

        “得了,你们这帮官僚,说话总是不把目的说出来,让我精心准备好的词语完全打到了棉花上,说吧,你到底是打算怎么规划的,能够吃下来我就吃,至于股权分配上,只要不太过分就可以,但是有一点,你的方案必须要能够吸引我”,赵雨弘无奈的摊了摊手,嘴巴里眨巴着茶水,感觉像是在吃黄莲。

        而赵雨彤则在一旁偷笑不误,心道我这哥哥可从来没有见他这么狼狈过,还是李家康厉害,由此投向李家康的目光多了一分崇拜。

        “赵哥知道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吗?”,李家康见赵雨弘终于把自己的心思说了出来,便开始循循善诱,打算一步一步抛出自己的意图。

        其实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产业链的深度与广度的一个结合,就像是一个生态圈一般,里面的生物链越多越呈现良性,那么整个状态的可持续动力就越强,这些天李家康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龙阳村能够走这条路?因为它没有产业基础,是一张白纸,是最好往上面进行描绘蓝图的方式,不会引起任何冲突,而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一个能够控制在手里的公司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这个产业链最好的选择就是以温泉为中心的产业链,当然,也有其他的产业链,只是目前暂时不需要考虑。

        “你是说……”,赵雨弘有些激动了起来,难以置信的看着李家康,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宦海争锋 第18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