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3 / 4)

+A -A

        小娥这一路上犹如踩在棉絮里,回家把背心里都湿透了。眼见大半个时辰过去了,兀自不见珍娘人影,愈发不安,刚走到门边,就听得门响,开门正见珍娘进来。

        珍娘看到小娥将脸儿一红,透出些尴尬来,到底一扬头错身往屋里去了。小娥心中惊疑,又不敢问她,只暗暗跌脚。

        自此珍娘愈发妆饰起来,每日洗澡的汤水中定要加香露,泡到水凉时方肯起身。睡前必使枝儿将凤仙花捣碎了,合了明矾绷在指甲上,将十指染得鲜滴滴的,又磨着林氏买来头油,直弄得一头乌丝水磨一般,逐日在巷中走跳。

        那日巷中两只狗儿追在一处,不一时公的便将身一腾,骑在母的身上做起事来,珍娘正在门首,红着脸睃着狗儿,将手中一幅帕子拧得不成样子。

        林氏瞧在眼中,晓得女儿动了春心,欲要说她又恐伤了她面皮,只闷在心里。又见她不时出去,打扮光鲜,只在巷中一户人家门首徘徊。

        林氏心下存了段疑惑,几番打听又不知那户人家长短,连了几夜睡不着,生怕女儿做出丑事来,坏了后半世营生。

        她原本仗着女儿有姿色,安心要选个人才齐整、家世过眼的,又晓得女儿凡事好拿尖,不免诸多挑剔,冷眼挑了二三年,也没个中意的。

        现下见了女儿这般做派,急切间哪还顾得了许多,和徐寿计议了一番,只待寻个好头脑,将她发落了。

        林氏正烦恼,这日经过黄书吏门首,把心一动,想起黄书吏娘子有个侄儿,尚未婚配,刚十七已中了秀才,倒也堪配女儿。

        当下兴冲冲买了两盒礼饼,寻个由头去见了黄书吏娘子。

        林氏见了黄书吏娘子,将将提起这话头,黄书吏娘子便将话儿轻轻转了开去,林氏不死心,又提起来,黄书吏娘子只作不知,一会便推说有事,端茶送了客。

        林氏再登门那黄书吏娘子只使人说不在,林氏没奈何,彻底死了心。几番折腾到底使人说了家在中亭街开生药铺的刘姓人家,刘家大郎刚十八岁,逐日跟着父亲在铺中料理,林氏悄悄到门首看了一回,见刘大郎样貌齐整,言语和气,倒也放下心来。

        当下两家换了庚帖,约定明年完婚。一时合家都知道了,只瞒着珍娘一人。

        珍娘一心都扑在欢郎身上,哪管家中动静?只连日来见不着欢郎,不免又怨又气,最后扯了小娥,定要她向欢郎递句话儿,小娥如何肯依,只将头摇得拨浪鼓一般。

        珍娘逐日在巷中找不到人,渐渐寻到县衙边上。这日方在县衙后转悠,正瞧见欢郎出来,立时迎上前去。

        欢郎见她羞答答立在跟前,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想起那日情形,倒带了些兴味懒洋洋地瞥将过来。

        珍娘怎当得他这一眼,只觉筋酥骨软,险些儿便立不住脚。有心想寻个去处说话,又不好开口,只微微抬了眼睛看他,欢郎便一笑,自领着她往巷中那处所在去了。

        眼看到了午时,天色倒阴沉了,紧接着一股风夹着水气刮将过来。

        先时风还不甚大,不到一个时辰渐渐如扯了风箱一般,将许多人家的帘子撩在半空里。

        林氏看看天色不好,忙将窗儿扣紧了,让小娥将花盆移到墙根处,又叫徐彦青拿了梯子上去,把瓦片用石块压实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站在墙外等红杏 第4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