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小娥这番忐忑,只说欢郎自那日到任后,一连忙乱了几日,方将诸事理顺,这日眼看到午时,才要回后衙,就被个姓周的令吏凑到耳边说了几句,欢郎点点头,周令吏便带了个人进来。
那人二十六七模样,仪容俊雅,见了欢郎,只从容不迫行下礼去。欢郎听了令吏言语,晓得此人叫朱润,手中广有钱财,又与泉州知县相厚,便也不肯怠慢了他,寒喧已毕,两个便往厅里坐了。
这厢朱润咋见欢郎便一愣,不想他是此地知县,面上自丝毫不露,说了一回,便辞去了。
欢郎听了朱润言语,早便有了主意,当下只叫过周令吏,问他如何。那周令吏方得了朱润好处,自说此事对民生有利,大人该当应承。
欢郎沉吟片时,不免露出些松动的模样来,周令吏大喜,自报与朱润不题。
欢郎转回后衙,正遇着家书过来,便吩附小厮将特产收罗一二,与回信一道附去,小厮方要转身,又交欢郎叫住,交他把特产多备一份。
小厮快腿跑将出去,不到半日采办明白,装车时,恰交陈氏撞着,只问什么物事,小厮从实说了,陈氏方要转身,又见两个包裹一式一样,免不了盘诘小厮。
小厮哪敢实说,只将言语支吾,陈氏还有甚么不知道的?一言不发寻着欢郎,劈头便道:“官人你这是甚么意思?!”
欢郎哪知她甚么事体,听她口气,心中不耐,问也不问便道:“近日天热,娘子不如多喝些金银花降降火。”
他言语间漫不经心,只把眼儿盯在卷宗上,陈氏一发气恼,掐了掌心,半晌方强压了怒气道:“怎不见你想着我爹娘,他们是你何人?要你这般尽心!”
欢郎方知端的,把两太阳一揉,只道:“但凡年节,岳父母那里我何时缺过?”
陈氏把他看了半日,方道:“你是不曾缺过,但也不过随手委予他人,何时放在心头?”
见欢郎不欲多说,转身便走,愈觉一团热油滚在心上,哪还管得住嘴儿?当即便扯了他衣袖道:“她就是进了门,也不过是许家一个妾!她那爹娘却算哪门子亲戚?不过是两个贱民罢了……”
方说到这,早交欢郎把衣袖一扯,挣出手来,顾自吩咐小厮收拾书房,往前边去了。
陈氏呆呆立在当地,只把眼泪儿滚下来,回房犹觉两太阳金星直爆,只将物事掷在地下。
半晌大丫头桃英进来把地下收拾了,想一想,只劝道:“男人家气性大,娘子还需顺着他些,等时日久了,姑爷自会识得娘子的好处。”
见陈氏虽不言语,面色却略见和缓,就晓得她听在耳中,又说一时方慢慢去了。
再说黄监生自那日见了小娥后,神魂颠倒,几次来寻刘海石,想见小娥一面,不得机会。
他本是渔色的人,哪肯罢休,想了一想,走回屋里,把妻子吴氏叫至跟前,说亲戚久不来往,都生疏了,只交她去刘家走动。
吴氏嫁他不上两年,也是个识风情的,如何不晓得丈夫心思,肚里呸了一声,随口答应下来,黄监生大喜,是夜对吴氏百般奉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