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2 / 3)

+A -A

        张俊的混乱的战场中左冲右突,他完全被这种大阵仗所感染了,他以前见得最大的场面也就是几百人个江湖厮杀,现在可是几万大军的拼杀。张俊杀得是热血沸腾,他感受到军队的打仗绝不跟江湖的帮派砍杀那样,帮派的砍杀都是各自为战,而军队打仗很讲究团结作战。

        只要看到自己的队友被杀死,就会有一种巨大的愤怒,这种愤怒能让人彻底爆发人体内的潜力,让人威力增强数倍。这次加入战斗,对张俊的觉悟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

        正文第三卷混迹官场第五十四章(bp;书香屋更新时间:2009…3…178:10:21本章(bp;两军交战顶多只有一个时辰吧,王昭远的军队就开始后退了,气得他一连斩杀了数十个后退的官兵,才勉勉强强地稳住了阵脚。

        可是,半个时辰之后,王昭远发现,他的军队又开始向后退了,而且,这次后退的人数更多、规模更大,他怎么斩杀也稳不住阵脚了,败退的后蜀军差点都把王昭远挤到利州城里去了。

        赵崇韬满脸血污地跑到王昭远的身边道“元帅,快下令撤退吧!我军实在是顶不住了!”

        王昭远心有不甘“不,我们不能撤退!我们要在此与宋军血战到底!”

        赵崇韬急道“元帅,我们不能再拼下去了!拼下去的结果只能是全军覆没!元帅,我等要是全军覆没了,还有谁来阻挡宋军?”

        王昭远铁青着脸,但没再开口。赵崇韬继续说道“元帅,我等可以退守剑门,以剑门之险阻挡宋军……元帅,要是我等全拼光了,还有谁去把守剑门?”

        王昭远说话了“好,赵大人,你说得对!虽然我等战败了,但还有剑门可守!你就下令撤退吧!”

        赵崇韬下达了撤退令,其实,早在他下达撤退领之前,后蜀军就已经全线崩溃了。后蜀官兵连利州城都没敢进,便慌慌张张一路南逃。此役,宋军以微笑的代价,共斩杀、俘虏后蜀官兵万余人。完全可以这么说,此役过后,后蜀国的大势已去。

        可笑那王昭远,一心想北伐中原、建立功业,但与宋军交手,三战三败,其雄心壮志也荡然无存了。

        宋军威风凛凛地开进了利州城,利州城内,储有军粮八十万斛,这真是宋军的一大意外收获。

        宋军在利州城作了短暂的休整之后,继续沿着嘉陵江东岸向南挺进,挺进了数十里,又顺利地占领了盖州城。

        崔彦进笑对王仁赡道“王大人,那王昭远溜得挺快啊!”

        王仁赡回道“他溜得快,我们也应该追得快!”

        崔彦进又笑着对张俊道“张兄弟,可笑那王昭远还一心想要收服你这个‘小姜维’呢。”

        张俊笑道“可惜呀,他老人家不是诸葛亮,而是灰兔子,溜得真快!”这一席话将众人逗得大笑不已。

        王全斌言道“诸位,我们恐一时难以追得快了,因为王昭远在剑门守着呢!”

        剑门,又称剑门关,在嘉陵江西岸,位于益州的西南面,距益州不过二三十里。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这首著名的诗篇里将剑门称之为“剑阁”,并写下了“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诗句。实际上,早在晋代,大文人张载在其《剑阁铭》一文中就用“一夫荷戟,万夫趑趄”的语句来形容剑门地形的艰险。

        剑门地形为何如此险峻?原因在于,它是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而大剑山和小剑山又都是“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两山如此险峻,却是陕西一带入蜀的惟一通道。也就是说,北路宋军要想攻入成都,还必须从剑门经过。

        王昭远与宋军三战三败后,采纳赵崇韬的建议,率残兵败将退守剑门。按理说,到了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王昭远总该放心了吧?至少也该安心地喘口气了吧?其实不然。

        王昭远还在感伤自己败在宋军手上,他没有诸葛亮的韬略,却有文人骚客的多愁善感。王昭远已经被宋军打怕了,说得严重点,他差不多被宋军吓破了胆。尽管从表面上看过去,他多少还有点镇定自若的模样,而实际上,他一直在提心吊胆。他还有一种惶恐的预感,他预感到,剑门虽险,但决挡不住宋军前进的步伐。也就是说,在王昭远看来,剑门终究是要被宋军攻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男宠 皓月公子 新版 第118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