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滔不再多言,径去王屋山西侧的山坡中去统领军队了。雷铜对李继勋言道“姓秦的将我等放在这小城里拒敌,分明是想让我们全军覆没。他和我大哥素有恩怨,这支北伐军是我大哥统率的军队,他不会放过我们的,一定要弄得我们全军覆没他才满意。没想到我大哥虽然死了,却还没有消除他的怨恨。”
林伦平也感觉到有些不对劲,道“是呀!秦滔似乎有些不近人情啊!”
潘帅和杨英劝说李继勋道“不如我们南撤吧!守在这里只能是死路一条!”
李继勋却道“不行!如今皇上的援军已到,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撤退,要是我们撤了,那就真的玷污了这支北伐军的声名,也让死去的元帅蒙羞。我相信秦大人,我跟他同在侍卫步军任职,很清楚他的为人,他是个公私分明的人。我倒以为,这秦大人确有才干!如果辽人和汉匪真的穷追至此,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辽军和北汉军还真的沿着那条狭长的山道,往古城的方向追来了。当得知李继勋并没有渡黄河、而是率众守在古城小镇里的时候,刘继业便预感到情况有异,于是就对辽军统帅耶律敌烈言道“李继勋突然停止南撤,恐非寻常啊……”
耶律敌烈“哈哈”一笑道“刘将军太过小心了吧?李继勋的身后就是黄河,我等又追得紧急,他一时无法过河,无路可逃了,当然只能在此与我等拼命了!”
正文第五卷功败垂成第四十一章(bp;书香屋更新时间:2010…7…2723:21:57本章(bp;刘继业连忙道“大帅虽然言之有理,但刘某以为,那李继勋早在两个时辰之前就到达这里,这里又是宋国的地盘,如果李继勋真想继续南撤,是不可能找不到渡河的船只的!”
耶律敌烈大眼一翻,问道“刘将军,你以为这其中有诈?”
刘继业点头道“我怀疑已有宋军援兵至此……果真如此的话,我数万大军拥挤在这一条狭长的道路上,实在是不利啊!”
耶律敌烈突地狂笑道“刘继业,尔等惧怕宋军,但我大辽天兵却从不知惧怕为何物!即使宋军真有援兵至此,又能奈我何?”
耶律敌烈的话中明显的有轻视刘继业和北汉军之意,刘继业也没计较,继续对耶律敌烈道“大辽天兵自然是勇不可挡,但是,如果东边的山林藏有宋军伏兵,恐大帅也不好应付啊……”
耶律敌烈不高兴了,冷冷地对刘继业言道“如果你要害怕,你就领着你的手下退后!本帅定要打过黄河,直捣洛阳!”
原来,辽国此番出兵援助北汉,确有趁机大举犯宋之意。如果这股辽军顺利地打过黄河、攻占了洛阳,那聚集在太原一带的数万辽军就会迅速南下,与这股辽军兵合一处,东攻汴京。辽军之所以要分两步走,是因为他们尚未摸清大宋朝的实力,不敢贸然与大宋朝全面决战。
刘继业无奈了,只得讪讪地对耶律敌烈言道“刘某愿惟大帅马首是瞻!”
于是,数万辽军和北汉军在辽军统帅的指挥下,一起向着古城小镇逼进。耶律敌烈还气势汹汹地吩咐左右道“勇往直前,把李继勋和宋军赶下黄河!”
然而,李继勋并没有被赶下黄河。他率领手下,居然在古城小镇里足足坚持了一个多时辰,而且,趁辽军和北汉军暂时后退之机,他还率部出了古城,向辽军和北汉军发动了一次反冲锋,把耶律敌烈气得“嗷嗷”直叫唤。
耶律敌烈和刘继业一起,重新组织人马,对李继勋和古城发起了更为猛烈的进攻。就在李继勋觉得实在难以抵挡、古城眼看就要被攻破的当口,秦滔适时地领着数万宋军从王屋山的西侧山坡中钻出来,对辽军和北汉军展开了全线攻击。
秦滔一参战,战场的形势就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辽军和北汉军正忙着要攻占古城呢,数万宋军一下子如猛虎般地从东边冲过来,辽军和北汉军顿时就阵脚大乱。
刘继业和耶律敌烈在军队阵脚大乱的时候想法是一致的赶紧撤兵。但在向何处撤兵的问题上,两人产生了重大分歧。耶律敌烈以为,西边的小河很浅,应将军队撤至河的西岸,重新整顿,然后再与宋军交战。很明显,辽军虽然遭到了伏击,但统帅仍不甘心,依然还要击溃宋军、打过黄河去。
(bp;而刘继业以为,此时已经很难再与宋军交战了,更难以取胜,应不顾一切地向北撤,不然将招致重大伤亡。刘继业还对耶律敌烈言道“宋军既然在东边的山林中设有伏兵,那就极有可能在河的西岸也设有伏兵……”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