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老将军一激动,就把在军人之中使用的粗俗语言不顾一切地说了出来。这让金敬姬瞪着眼珠半晌说不出话来,一阵清咳声在她的左首位传了过来:
“敬姬同志说的仅仅是一个提议罢了,但是……”金正日开始抚弄起铅笔,这让金大植想到了上次眼前的一幕,他的心也随之上下起伏:“嗯!金大植同志对此次渗透行动造成的损失还是要承担一定责任的,我建议:免去金大植同志侦察局局长及国防部副部长一职―――改任第七军团军团长。”
“嗯…”
席间发出一声清晰的愤闷声,第七军团就是指驻扎在平壤的预备军团,对军人而言,这实际是意味着失宠。列席会议的大多数人对此都点头表示同意。
金大植凄然而慈祥地望了一眼最高领袖金正日同志,猛地站起身,向他敬礼后,走出了会议室。
时间仿佛凝结于这一刻。过了良久,金敬姬很满意地咂巴了一下嘴唇道:
“言归正传,请大家对目前的局势提出看法。”
激烈的讨论声响了起来,站在会客厅门外的金大植同志怅然的伫立,一名陌生的军官走上前敬礼道:
“首长同志您好,我受命来接替李光浩少校,从即日起,我将全权负责您的保卫工作。”
“噢?是这样你是哪个部门派来的?”
(bp;“国防部。”
“噢!”
金大植颇为放心,显然一开始最高领袖就没有想掷他于死地,否则就不会派国防部的人负责他的安全工作。反之,如果接替的人是国安部或国情局就预示着后面还将有一系列的动作。
“走!”
金大植爽朗地的一挥军帽,大步往前走,婆娑起舞的树影映照在他的脸上,与此相对应的是他那平静而安祥的心态。
1战斗服: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马甲,因为样式比较古板,接近军人的制服,所以在朝鲜称之为战斗服。有关战斗服的资料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随手挑出一张有关金正日将军的照片,都可以看到他一成不变的穿着。我想,这不仅仅是出于宣传的目的,同时,也是为了表现一个国家“战则到底,战则必胜”的决心。战斗服绝不是本人杜撰,是通过问询到中国探亲的朝鲜人得知。以上描述也是其本人亲口转录。
2武亭:1948年2月,朝鲜人民军成立,武亭正式担任炮兵总司令,中将军衔。同年9月9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武亭被任命为民族保卫省副相(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仍兼任人民军炮兵司令。朝鲜战争爆发后,武亭接替金光侠任第二军团军团长,9月15日,仁川登陆开始。人民军不得不撤退。一接到大撤退的命令,深悉游击战之道的武亭在安排了各师的撤退路线后,就切断了所有的无线电联系,结果不但美国人,就是平壤也不知道他去向何方。所以,他位于韩国安东的司令部未受多大挫折便经原州回到了三八线以北的金化,他部下的几个师除了第13师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外,都比较顺利地回到了北方,并保留了骨干力量。但是,这一必要的行动却让平壤颇为恼火,因为他们很长时间失去了他的消息。接着,他被命令保卫平壤,但他手下只有两个不足万人的预备师团,武亭不甘心被围歼或当俘虏,他在政府北撤后只做了比较轻微的抵抗便率部撤走。从后来的结果看,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因为联军已经准备用空降团来截断他的后路,由于撤退的及时,只有最后的一个团受了损失。但是轻易放弃首都的行为无疑将严重打击他的声望。
当第七军团驻扎在满浦时。一天,武亭带着一位受伤的军官来到医务所,他是武亭在八路军时期的部下。武亭要求正在忙碌的医生立即来照顾他的朋友,那位倒霉的军医刻板地告诉武亭:伤员很多,他的朋友必须排队等候。这一“傲慢”的态度激怒了武亭,他掏出手枪当即把医生打死。这一罪行是严重的,他立即被解除了指挥权,后来又被开除军职。不久以后,他在长征时期的旧疾胃溃疡剧烈发作,正在朝鲜指挥中国志愿军的彭德怀立即把他送到东北最好的医院,由罗马尼亚人在长春开设的一家医院,但是已经无力回天了。武亭最后的愿望就是能够死在他的故土——朝鲜,于是,在1952年10月,他被接回朝鲜,不久以后,在一间普通的军人医院里去世。他死后,朝鲜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本书有关朝鲜部队作战情况,曾参考上述资料。
电子书分享平台
4'
会议室上演的那一幕惊心动魄的悸惧场面令金永成开始怀疑起自己究竟有多大的能力、勇气去面对那诱人的权力顶峰。但那些是飘渺的,至少现在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和心中的欲望、恐惧相比,会议结束后,接受的任务却是不得不立即正视的问题。
“绝密会议的内容你是知道了,现在我根据会议最终达成的议项,命令你立即做好赴中国谈判的准备。”
国安局局长金民山同志从紧闭的嘴皮中逐字逐句的崩出每一句话,那斯哑的话让听者极为不舒服,当然也显示出谈话者的威严:
“你将随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联络部部长朴宪永同志随行出访,随行团中有国安局副局长李承烨同志,你将负责他的翻译工作…记住,仅负责他的翻译工作,同时,可依据他的要求结合你对南韩的了解提供建设性意见。”
“明白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