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2 / 2)

+A -A

        尽管资金非常紧张,怡然还是不顾所有人的反对,给了父亲五万块钱,支持他去圆自己的梦!

        怡然时装专卖店开业以来,门庭若市,生意非常好!吴军和陈阳又在临市的一个有名的商场里,开辟了第一个直营店,尽管面积不大,可销售业绩竟然名列前茅!怡然女装的品牌知名度在逐渐的扩大,已经有几个城市的客户找上们来,要求签订怡然女装的代理权,在该市设专卖店销售……

        公司已经和省第二毛纺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在阿威的协调下,争取到了特惠条件:货款可以分期延付,赊欠一部分。解决了资金不足,周转困难的一大难题。怡然也和毛纺厂的面料设计师相处的非常融洽,能够根据怡然的设计需要打颜色小样,然后投产染色。为怡然的服装设计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随着“怡然女装”名气的壮大,烦恼和麻烦也随之而来。

        怡然时装专卖店的街对面,是一溜儿量身定做的小服装店,顾客点名要做“怡然女装”的某某款,裁剪师傅就会没皮没脸的来采样子。每天络绎不绝,跟走马灯似的,店员骂都骂不走!更有甚者,抄袭了最新上市的款式,打出样衣摆在门口,公然打出“怡然新款”的招牌招揽顾客!

        更可气的是那些卖服装的小店主,组织了几个工人,“怡然女装”上市什么款式,他们就仿制什么款式,然后低价卖出,扰乱市场。有个家伙竟然让他的表妹打进公司的内部当工人,把怡然刚设计的还没上市的纸板给偷去了,抢先上了市!忍无可忍的怡然带了一车人,把他的店给砸了,把那家伙也揍了!为此吴军和陈阳也被派出所扣了,怡然请景武出面协调,搭了很多人情,又赔了不少钱才算了事。

        专卖店的顾客多,小偷也经常光顾。一天,怡然看见两个小子盯上了一对戴眼镜的夫妻,那女的正在试衣服,包就放在凳子上,就用身子挡住了:“兄弟,给谁买衣服呀?”那小子看出来了:“大姐,你可别挡我的道!”眼睛狠狠地盯着怡然。怡然笑盈盈的看着他:“兄弟,我这儿道窄,你改道吧!”“大姐,你做你的生意,我走我的道,无论是谁都得给我让道!”那对小夫妻高高兴兴的付款走了,这小子有点恼羞成怒。怡然仍然乐呵呵地推着他往外走:“兄弟,刚来这片儿吧!回去和你们老大提提我,哪天带女朋友来,我送她一套!”把他们推出门还跟了一句:“你自己就别来了啊!”店员早已吓得脸色煞白:“甄姐,你真厉害!他们要是再来报复怎么办呀?”怡然也有些后怕,赶紧给景武打电话,景武在电话里哈哈大笑:“你以为自己是大姐大吗?”后来小偷就真的不来了。

        (八)

        怡然时装专卖店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在店里转悠半天了,光看,不说话。店员怕是小偷,打电话让怡然下来。这个男人三十多岁,微胖,长得倒是笑眯眯的一副善像。看见怡然就抢先打招呼:“是甄老板吧!我是哈尔滨红博批发市场的赵杰。久闻你的大名,我可是不远千里,慕名而来的呀!”怡然意识到商机来了,就热情的请他上楼细谈……

        不久,在东北规模最大的红博服装批发市场,开设了第一家省级代理专营店。赵杰运作批发市场经验丰富,手里握着很多客户关系。再加上经营有方,生财有道,一个季节下来,在黑龙江省的很多城市,都建立了怡然品牌的销售网络。每天早上新货一到,就关上店门,批发一空。货品供不应求,赵杰就派他的外甥女驻扎怡然公司催货……

        省内的市场也逐渐打开,以代理商为主,只开了几家直营商场。生产能力明显跟不上,工人每天加班加点,怡然和吴军也没日没夜的在车间帮忙……

        面对这样的繁荣景象,怡然问自己:前店后厂,自产自销,丰衣足食。难道这样就是我追求和奋斗的目标吗?

        父亲回老家开干豆腐加工厂已经快一年了,也不知身体怎样?机器化生产行不行?正惦念着,老家来信儿了:老祖母过世了!享年九十四岁,无疾而终。

        怡然的启蒙老师,是爷爷奶奶。

        怡然一岁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他们已经六十多岁了。甄家是书香门第,爷爷是当地有名的“秀才”,满腹经纶,写一手好字。怡然一岁时就教她背百家姓、三字经;从六七岁开始,几乎每天晚上,都得给小怡然绘声绘色的讲上一段“评书”,她才心满意足的不磨爷爷了,安静地睡觉。爷爷的记忆力超凡,读过的书过目不忘,连人物的名号及相貌特征都能描述得栩栩如生,西游记、封神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一直讲到怡然十五岁离开老家。老人家为怡然打下了深厚的文学基础。

        奶奶是满族人,属镶黄旗。旗人不裹脚,一双天足,年轻时总被人家笑话。也许是正因为这样,奶奶很能干。地里的活儿没有一样拿不起来的,菜地里种着不同时令的各类蔬菜;酱缸里腌着咸菜、坛儿里腌着鸭蛋,簸朞里还晾晒着干菜;窗前有几坨芍药花,井前有一丛刺玫花,院子里有樱桃树、枣树、桃树、杏树;还养着猪、鸡和鸭子。那时候无论多贫苦,奶奶凭着自己的勤劳,也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怡然的心灵手巧,也来自于奶奶的遗传。做衣裳、做鞋、绣花,没有奶奶不会的。她绣花的图样,都是自己画的,还会盘很多样式的纽袢,屯子里的大姑娘、小媳妇常来借样子、学盘扣;奶奶剪纸也是一绝,三下两下就剪出了喜字、菊花和一串小人儿!奶奶九十岁的时候,还绣鞋垫儿呢!逢人就发一双,可没人舍得垫,那可真是艺术品呐!

        对怡然影响最深的,是奶奶处事豁达、坦然的态度。奶奶从来不闲串门子,东家长西家短的扯闲话,和三个儿媳也不争不吵;遇见火上房的事,也不急不躁,“发慌,也挡不了该死!”是她的口头禅;两个姑姑都是刚过中年就得病,先她而去了!大伙担心她承受不了,她却反过来劝慰大家:“该井里死的,河里死不了!这就是她们的命!”她常对怡然说:“我这辈子,没啥能难住我的,就是做梦有人追我,我想自个会飞,就能飞起来!”……

        奶奶的葬礼是喜丧,仪式隆重而热闹……

        让怡然感到心痛的是父母的现状。他们简直就像个地道的农村老头老太太,穿着窝窝囊囊的棉袄棉裤,满脸的皱纹,一下子老了十几岁!豆腐房已经盖起来了,电机、辊子、水槽、传送带……看起来很大的一套设备静静地卧在那里!已经投资七八万了,机械化生产还没成功。还是靠着手工做干豆腐维持生计。堂兄们已经是一脸的沧桑与无奈,堂嫂们已经没有好脸色了。因为他们也投了一些钱入股,担心血本无归。

        母亲在这个时期却表现出了超凡的韧力、耐力和承受力。她坚定的陪在老伴儿身边,一面照料年迈的婆婆,一边千方百计的调理照顾父亲的饮食起居,步行去几里外的集市赶集,买些排骨、肉类有营养的东西给父亲补养;去向舅舅们兜售干豆腐,甚至开口借钱!只要是父亲要做的,她都惟命是从,无怨无悔。

        父亲苍老,清瘦,但精神矍铄!面对我们的担忧,父亲说自己的身体没问题,还要继续干下去:“现在还没到决出胜负的时候,把你奶奶送走了,完成了我的一个任务。这下我可以放开手脚地干了!”

        怡然又给了父亲几万块钱,父亲接过来坚定地说:“够了!这是底限,成败在此一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怡然 第13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