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1 / 3)

+A -A

        当然,我和老哥最喜欢的,还是情话,我们俩都喜欢表达爱,喜欢自酿蜂蜜,把彼此淹死。

        最好的朋友

        老哥不是个很主动的人,特别是在交往上。所以他的朋友不多,更准确地说,他的朋友很少。当我跟他说到这一点时,他毫不在意地说:“我有你啊,你是我最好的朋友。”

        老哥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门当户对”,我们的知识结构惊人的相似,我们无话不谈,所以我们沟通最充分,最了解彼此,最懂得欣赏对方,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我们俩有时不知不觉地说着互相崇拜的话,像两个喝醉了酒的哥们,极其认真地说着“我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就是你”之类的话。

        正是这种“最好的朋友”关系,成了我们婚姻的肥沃土壤。九年来,我们在这块土壤里变着各种戏法耕种,让它开各种花,结各种果。

        在“最好的朋友”里加进浪漫,我们就变成情人。在马尔代夫海边的月光里共眠,在新疆白桦林###“儿童不宜”的照片,在土耳其古老的街道上,静夜徘徊。

        在“最好的朋友”里加进责任,我们就变成夫妻。我要变着法子为老哥做5块钱的美味佳肴,要让老哥尽可能地感觉舒服。而老哥要把一个男人的好,尽量让他身边的女人知道。

        在“最好的朋友”里加进耍赖、任性、撒娇,我们就变成父女。我会骑在老哥的脖子上让他气喘如牛地走在草原里。

        老哥在“最好的朋友”里加进耍赖、任性、撒娇,我们就变成母子。他会在我要求他起床时提出无理要求,比如亲十个。

        九年来,我们的婚姻以“最好的朋友”为营养,象万花筒似地变换着各种角色,结果,就像老哥说的,感觉就像从来没有结婚。

        我那些80年代出生的朋友们,总是急急忙忙地找着结婚对象,慌慌忙忙地同居、分手、再同居、再分手,当他们问起我的建议时,我总是很认真地对他们说:“最好找到一个好朋友,然后跟他结婚。”

        离婚,完全有可能?(1)

        那是1999年,我们领证才不到一年,有一天老哥突然问我:“妹,你觉得有一天我们会离婚吗?”我当时一听这话,脑袋里“嗡”地一声,懵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时我们还算新婚期。老哥突然这样发问,我完全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更不知道当时他在想什么,当然也不知道是什么触动他问这话。

        我完全没有准备,我无法回答。我像个正宗傻瓜一样呆了,就在那一瞬间,我觉得我们那温暖无比的房间,突然没有了色彩,突然变得冰冷。

        过了一会儿,我只好化被动为主动:“你说呢?”他头也不抬、极其平淡地说:“我觉得不会的。”

        (bp;原来他正在看一本杂志,其中有一篇就讲一个离婚的故事,他想到我们,于是就这样问我。

        我气得不行,当我把听到这话的感觉告诉他时,他哈哈大笑,说“你怎么这么敏感呢?”我正告他:“以后你没有想好要和我离婚,不许在我面前说这两个字。”

        但是,说来也奇怪,自从那一次以后,我自己倒是开始正面“离婚”这个字眼。就像那一次已经产生了抗体一样,我一点都不再害怕这个词。

        我开始认真地觉得,其实任何一对夫妻,结了婚以后都可能离婚,如果婚姻的理由不再存在,就会离婚。

        哪怕像我和老哥,如果他爱上别的人,如果我爱上别的人,如果我们俩都爱上别的人,而我们当中的一个或两个人都希望结束现在的婚姻,那么,就会离婚。以上种种可能,都存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三个人的天堂 第23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