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1 / 5)

+A -A

        可能是因为的声音本来就很好听,所以他唱歌也像他说话的声音那样好听。但我还是更喜欢听杨东科唱,陈晨唱。

        说我讲话的口音像南方人,或许是跟杨东科总聊天,也不自觉得学了他的一点台湾腔,只是我确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一点南方话也不会。说还不光口音像,连我长得也很像南方人,我有点满脑子遐想的浮云飘过。不过不管像哪里人,我想我一定是最像“中国人”。

        看来的确是一个非常热爱英语的忠实者,他跟我讲话全是在用英语,我才发现我几乎不能理解他的意思,或许我是真的应该用心学习一下另一种可以交流的语言,而不是仅仅将学说另一种语言当成一种时尚和爱好。

        说他可以交我学英语,只要以后经常来英语角。如果我感兴趣单骑,他这个单骑终极爱好者可以跟我一同单骑旅游去比较近的地方。

        他的确是骑自行车去过很多地方,最远的地方,他要骑上几个月才能到。我很乐意的接受了他这个新的英语老师,也同样佩服他的毅力。只是单骑旅游我还是宛然拒绝了。

        我跟他说我是一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所以旅游可以,但是要骑自行车旅游对我来说实在有些困难。

        仔细的端量着我这个不会骑自行车的人,我不知道他是惊讶还是想要嘲笑我的笨拙。他笑的连手中的书都飞进了花坛,我只能一脸冷笑的望着他。

        趁着雨后出现的彩虹还尚未消失,我跟就此在英语角作别。独自一人向海边走着,我这样一个不会骑自行车旅行的人,也只能独爱步行散步了。

        第十五章记忆(4)

        最后一抹夕阳落下山头,消失海的一角,模糊了谁的眼。海天一色的世界,泛着点点夕阳残留的光辉。映着不能平静的海面,起伏着,涌动着。谁的心也在荡漾,徘徊。

        沿着烟台山向东一直走,整个步行一条街全是来往散步的人群。三五结队的好朋友;和睦的一家人,孩子小小的手牵着大人可以将其包拢的大手。边走,孩子边兴奋的指着大海叫到“海”。

        总会有外地的朋友问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沿海城市人是不是早已经对海看的厌倦了,我笑着看了看远处可以望到尽头的海岸,“无限大的海洋,却到处都有可以停靠的海岸,每个海岸上有着不同的人,不同的物,不同的故事,只要有故事在,我就热爱这无限大的故事库,你说我会厌倦海洋嘛。”朋友一脸听不懂的神情想着想着,就惹得我情不自禁笑了起来。

        我伸开双臂,感受着海风吹过时的一丝轻抚,海洋之中散发的带着咸的气息时而扑鼻而来,深呼吸一口记住海洋的味道。我喜欢记住我喜欢的一切,一种感觉,一个人,一件物品。一段故事。。。。。。

        气温的不断升温,海边赶海的人也越来越多,海滩上又多了几个特殊符号,是追求浪漫人留下的记号。几个文字,几副图画。

        朋友向我说他前一天的海边经历,几个学生般的人组在一起海边燃起了篝火,围成一团欢声笑语,尤其快乐。曾几时的我们有着同样的经历,只是那时不懂什么称作“浪漫”,只是感到很快乐。而到了现在,看着这里的海,想着远方的海,海与海之间若是架出一座桥梁,通往幸福的旅途随时可以去走,该有多好。

        沙滩上多了几个我留下的脚印,海风不停的吹着,海水不停的拍打着海岸。海星慵懒的趴在海滩上,几个横着走的螃蟹目中无人的走来走去。几个潜水员不停的潜入海底又浮出海面,他们带着的大大的脚蹼像是海狮的尾巴,从海底到海面的一瞬间,犹如海狮欢快的翻跃。

        我们坐下来看着那些忙碌的海边赶海人,不知道他们究竟再找什么,只是他们都很快乐,都很忙碌。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目光看着这个同样的世界,只是世界这样大,可以同一时间想着同一件事的人,会出现几个。我们又会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几个。漫长的夏季,浪漫的夏季,带着些憧憬的夏季。

        塞上封闭耳朵的耳机,一个人坐上了17路双层巴士,从一个终点站驶向另一个终点站。我坐上了最顶层,为了给自己的视线更好的角度欣赏沿途最美的风景。

        沿途是上上下下的行者,我记不清每个人的脸,只是印象中依稀看到一种微笑,一个点头。电台里响起那首陈升的《风筝》:

        “因为我知道你是个容易担心的小孩子,

        所以我将线交你手中却也不敢飞得太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2012不死好好活 第31章 (1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