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回头买些牛奶带给苏濛吧。
“桥松,我不放心的不是你,而是文承的行事方式。”扶苏伸手指向文承的脖子,仿佛手里正举着剑。
原来她在担忧这个。
文承大方地回答,“扶苏公主,我明白了,历史可以考量一个人,但不能考量一个进步中的人,接下来请旁观就可以。”
“不,我不会旁观。”扶苏放下手。
不会旁观?也就是说?文承面露一丝惊喜。
“你误会了文承,我的意图不在帮助你。”扶苏伫立,始终注视文承。
“帮助柳真?”
“非也,柳真和秀姐是我和桥松的恩人,她给我的命令我自然会执行,”扶苏掀开帘子,背过身去在房内踱步,“但是你和柳真对战争的了解还没有我多,更没有柳真的师父多。”
“柳真师父到底是……”文承试探地问。
扶苏和桥松交换眼神,桥松缓缓点头,扶苏看向文承说,“道衍法师。”
“道衍法师?”
文承并不感到惊讶,从柳真的描述推断,佛道儒都通又是兵法家,这样的英灵历史上屈指可数。虽然和道衍法师姚广孝相比,往前往后都有更多更璀璨的文武全才,但在僧人中,恐怕也只有道衍法师符合柳真的描述了。
(广孝,本名道衍,读书能诗,天文地理、阴阳术数、兵家之学皆造其妙。——《靖难功臣录》)
可以想象帝佐之才该是怎样的面貌,事实上文承已经猜的差不多了……柳真入道衍门下不到一年时,以八岁之身贯通核源后便出师,自此师徒成为君臣。
没想到自己的推断是正确的。
“文承,在你具备足够的战略素养前,我只会根据道衍法师的指导行动。”
“原来如此,”文承点头,说谢谢这种废话自然没有意义,他起身,“那么我得尽快请教道衍法师。”
“不急,”扶苏突然拦住文承,面色严峻,“在此之前有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要说。”
“什么事?”
文承皱眉,扶苏公主刚刚回来……很重要的事情?
难道说……
“谁抽的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